跳转到正文内容

胡印斌:调查不独立,“最牛局长”还会“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6日04:06  新京报

  ■ 观察家

  是该启动独立调查的时候了,不能再听任烟草局自说自话,罔顾民意。

  广东汕尾“最牛烟草局长”陈文铸涉嫌多项腐败被职工联名举报,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调查长达10个月之久,即使从今年1月14日国家烟草局、广东省烟草局和地方各级纪检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正式立案调查算起,至今也已超过规定的6个月最长期限,可是依然没有公布最终调查结果(据新华社)。

  汕尾被解雇烟草职工关于陈文铸贪腐行为的举报,线索清晰,按理说,这样的案子并不棘手,但何以没有结论?

  首次调查的武断、草率,甚至颠倒黑白,导致了这一事件的公众信任度越来越低。据披露,在首次调查中,由广东省烟草局人事劳资处成立的调查组只是“下去转了一圈”,没有对任何实质性内容进行调查,居然没有找举报职工了解情况。这一“调查”完全违背程序,名为调查,实则是在汹汹民意逼迫之下的一种机械反应。

  而在今年重启调查之后,尽管组成了联合调查组,不过,从调查组的组成情况看,似乎依然是以烟草系统作为主导。在这样的格局之下,很难形成一个相对公正的调查结论。一方面,联合调查组没有否定初次调查结论,甚至都不会提及那个结论,“好像它不存在似的”;另一方面,也没有做出新结论,于是,只能一味地拖延下去。而拖得愈久,真相就越模糊。

  公众知道,国内烟草业实行的是政企合一的高度垄断体制。汕尾市烟草局又名广东烟草汕尾市有限公司,7名董事会成员中有5名来自广东省烟草局,董事长就是广东省烟草局长。在这样的体制格局之下,广东省烟草局调查汕尾“最牛烟草局长”,其实就是“老子调查儿子”。利益关切之下,公众又如何能够指望这样的调查还原真相,给公众一个合理的交代?

  更何况,汕尾烟草局每年一千多万元的公务招待费用,本来就是由广东省烟草局说了算的。此前,舆论对中央部门的“三公消费”给予高度关注,其实,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预算外“三公消费”的猖獗,广东省烟草系统,仅业务招待费“一公”消费,近年来每年就高达2亿多元。

  此外,调查结论的“难产”,也折射出现行烟草管理体制的弊端。也即,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生态链条中,像陈文铸这样的“最牛烟草局长”,大可以上下其手,牟取利益并输送利益,而一旦有人举报,自有人为其灭火,哪里还谈得上有效的监督管理?

  是该启动独立调查的时候了,不能再听任烟草局自说自话,罔顾民意。应该组成一个有着广泛参与性质的独立调查机构,这个调查机构应该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人员,以及媒体人士、公民代表等相关各方人士,严肃调查,及时披露进展情况,诚恳接受民众监督。这样,“最牛局长”才可能不再“牛”下去。

  □胡印斌(记者)

  相关报道见A18版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