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环球时报社评:环保应成“最高”但非唯一追求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6日09:34  环球时报

  大连市政府关停PX项目,并承诺尽快搬迁,赢得舆论的真诚掌声。关于工业化如何避免环境风险,这两天中国社会想得最多。这个纠结是转型的特殊时代强加给中国社会的折磨。

  由于中国的工业化水平仍处在爬坡期,中国的化学工业总量今后的趋势仍是上升线,而非下降线。化工企业的建立、搬迁是与城市化搅在一起的动态过程,中国很难只追求化工能力而不顾环境,或者反过来因环保而拒绝承担任何重工业的风险。中国太大了,我们为大连的最新决定鼓掌,但大连发生的事情很难作为普遍的教训,或者各地应当效仿的榜样。实事求是在自己的社会发展和环境安全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值,这既应当是中国大社会的理性,也应是中国各地小社会的理性。

  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都有过在今天的市区位置拥有化工、钢铁等重工业厂区的记忆。在没有经历社会激烈争议的情况下,这些重工业企业都逐渐搬走了。这样的工厂分布变化在中国一轮又一轮自然发生着。全世界的很多老工业城市,市中心都有老厂房像博物馆一样保留了下来,成为酒吧街及先锋艺术场所。我们会发现,工厂的布局调整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对环保应当有两个基本共识。第一,中国人口多和工业化方兴未艾,这是中国环境压力大的两大客观因素,是我们当前无论如何也无法去除的。它们造成的结果是,中国现阶段的环保与欧洲及美国一定会有差距,以欧美的标准强行比照中国,或者现在就追求世界最高水平的环境安全,都是不切实际的。

  第二,从现在开始,环境安全应当放在最高的位置上,尽管它不可能成为我们的唯一考虑。安全水平的提高,必须由我们的强烈愿望来推动。中国公众近年对安全的密集追求,是我们集体价值取向的革命性升级,它在中国社会制造的链式反应必将十分精彩。借这个势谋事,而非逆势而动,无论我们翻到“中国崛起”这本书的哪一页,这个道理都可以做它的书签。

  各种时髦的思潮在大中国争相风行,各种平淡无聊的现实在中国各地存在,对新时尚不闻不问你将变得颓老,对现实视而不见你即使飞起来也会摔下去。中国各地都被无数愿望和风险撕扯着,却没有一本秘笈教导我们何时应当冒险,何时应当三思而后行。

  现在不把环评当回事而盲目建立高风险企业的地方政府大概只能称为傻瓜,但见到化工厂造纸厂就喊“拆”,拒绝对各种风险、包括非环保风险做综合评估的人,也聪明不到哪去。破坏“水到渠成”这个规律,无论对于盖工厂,还是搬工厂,都是很“二百五”的做法。

  大中国充满了灰色地带,很多事情无法用对或错简单评价。“度”这种很虚的东西,在中国常常是最实在的真货。合乎“度”,就是好事,越过了“度”,好事也成了坏事。因此民意不可违,但也不能处处都顺着“民意”。我们呼唤政府决策与民意同时发展弹性的社会。挺难的吧?如此大的民族以如此快的速度发展,能是容易的事吗?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