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祥
“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挂官方之名敛财被新华社报道以来,一直引起社会持续关注。社会舆论对这样一个披着官方外衣的组织行骗至今感到愤怒,更对民间组织的乱象表示出极大的疑惑。
“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挂靠在“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名下,而“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8年未年检。其名下的“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搞活动骗钱,非法办报刊《中国小记者报》,组织记者培训、辅导员认证培训等活动,项目做得非常大。如果不是因为新华社的报道而被公开、被查处,不知还要存在多久。
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民间组织发展迅猛。在1978年前只有6000多家,到2003年底时已经发展到14万2千家。所谓“萝卜快了不洗泥”,民间社团组织发展如此之快,难免会出现问题。对于民间组织活动中大量从事慈善活动的现状,民政部专门起草《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要遵循依法推进、平等自愿、公开透明、鼓励创新的四条原则。这样的原则,事实上也完全适用于各类民间团体。如今“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所暴露出来的非法经营问题,足以说明民间团体离“公开透明”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也与民间团体“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预定目标存在差距。
“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与其挂靠组织的复杂关系,也从一个侧面暴露出民间团体的混乱。中国民间组织到底有哪些,哪些是垂直关系哪些是平行关系,分布在哪些行业,靠什么谋取生计,一直游离于公众的视线之外,而做不到公开、透明,就更难判断是否合法合规。从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的网站来看,关于民间组织的年度检查结果公告,还只更新到2006年。至于最近5年来,所有民间组织都是年检合格还是根本就没有进行过年检,从这里的数据短缺上很难得出结论。而管理机构的监管结果就缺项,社会公众对社会上行行色色的民间组织的真面目,只会更如“雾里看花”。
从当前民间组织的运行模式来看,“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的敛财模式极具代表性。吸收会员收取会员费、让会员拿着自己发的牌子到社会上去二次“经营”,或者直接开展经营活动谋利,或者与大企业合作,以收受企业捐款的形式让企业偷逃税款、民间组织却中饱私囊等等,都在不时被媒体揭开的组织身上得到体现,也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批评。
“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已经受到相关查处,这无疑令社会感到欣慰。但社会上还有哪些民间团体在披着“官衣”从事与其成立之时的宗旨不符的活动,至今仍是谜团。加强民间组织的监督管理,接受广大社会群众的监督,揭开行骗者的“画皮”,还有很多功课要做。这也是树立社会正气,重建官方威信的迫切举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