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亚欣:公共治理信息应随时保持畅通

  9月至11月,民政部将在全国城市街道社区工作者中开展“走千户、访千人”活动,入户调查了解居民需求,将重点了解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在社会保障和住房安置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建立专门民情档案,实行跟踪回访和定期寻访。

  如此大规模、广覆盖地入户调查居民诉求,特别是重点了解空巢老人、残疾人、社区矫正对象、优抚对象等困难家庭的实际困难,无疑在政府掌握公共信息,根据民众诉求制定措施上有着积极意义。

  信息是公共事务治理的基础。民众诉求、社会真实信息能否进入政治系统,将直接关系到社会治理的成效。古人以“政通人和”来表达政府准确获知信息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的渠道通畅了,才能达到良好有效的社会治理目标。

  入户调查居民诉求,可作为畅达公共治理信息的一种途径。应该看到,“走千户、访千人”活动,是在一个时间段内的获取社会信息的特殊行为,区别于日常治理行为。从参与范围来看,“全体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平时都直接面对辖区内的民众,这次活动所要调查的信息和情况,他们平时是否调查、是否掌握。从信息获取的手段看,现在通讯工具发达而且普及,很多时候可能并不需要“入户”才能调查信息、获知情况。

  这次活动的对象,是积极回应治安保卫、环境保洁、卫生保健等社区居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解决困难群众和特殊人群在入托入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住房安置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等等。既然是居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那么平时一定反映不少而且强烈,相关方面是否做到了日常的积极回应,另一方面,困难群众和特殊人群的实际困难,相信也会有许多反映和诉求,应该说不论在活动中,还是在日常,都需要努力解决,不应等闲视之。

  真正良好运转的公共治理的信息系统,是民众和政府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多渠道沟通、建立起双向交流的信息系统。入户调查可以视为政府部门对公共信息的主动访问,另一方面,民众也有主动反映问题和情况的渠道,按照现行法律规定,这样的渠道其实并不少,此外,网络、媒体等,都是信息交流的平台。政府也要将政策信息告知民众,减少两者之间的壁垒,使得公共政策信息能在政府部门与普通公众间充分流动,从而减少信息不畅造成的政策失误。

  建立畅通的社会信息渠道,这在国外已有许多案例可循。一些国家可能并没有“入户调查”的治理方式,但社会信息也能够及时畅达,合理诉求不会受到怠慢或阻塞。

  民众的诉求和需求是什么,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哪些,一些群体的实际困难是什么,该怎么解决,这些信息事实上是负有治理之责的政府部门,需要随时随地掌握的;在某种程度上说,所谓公共治理并不是其它,正是这些问题构成了治理的具体内容。特殊时间的特殊治理当然也应有,更重要的是日常的治理状态,相关社会信息应该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及时与畅通。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4)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