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肖余恨:最高奖再空缺,屠呦呦为何得不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6日07:36  扬子晚报 微博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全国共有296个科技项目通过评审正式公示。不过,此次公示结果显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次空缺(9月15日《新京报》)。

  这是自2000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奖12年来第8次出现空缺。宁缺勿滥,空缺并非是坏事,这起码表明,在涉及国家荣誉的顶级科学大奖评审方面,有关方面是极其慎重的。在各类评奖以及院士评审过程中,丑闻不断的背景下,这个空缺倒是显示出了少有的严谨。

  不过,也有另一则新闻,屠呦呦,这位年过80的中国女药学家,因发现了治疗抗疟病药物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荣获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屠呦呦的学术成就,已经获得国际公认,为什么在国内,没有给予足够的认可呢?为什么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忽略了屠呦呦的成就?就因为不是院士?

  近些年来,我国的科学界正呈现出一种浮躁的心态,有的心态不端、学术造假,有的热衷追求名利、贪图虚荣。在科研管理方面,也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倾向,鼓励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结果,在这种导向之下,所出的成果泡沫的多、有价值的少。屠呦呦的成就,在于她以及她的团队,从60年代开始,遍研中国古代医疗文献,并从200种植物中提取了38种提取物。可谓一辈子执著于此,才获得如此成就,但这样的成就,在国内的认可还是有争议的!

  就像中国人并非不能出体育奇才,但中国足球一直就是上不去一样。屠呦呦获国际大奖,而与国家自然科学大奖失之交臂,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肖余恨)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