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熊丙奇:从屠呦呦反思快进的学术计划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6日10:35  青年时报 微博

  特约评论员 熊丙奇

  如果以行政指标,要求教授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产出成果,以此展示学术政绩,成为“学术红人”的就将是学术运作高手,大批的学术成果,都可能是毫无价值的学术垃圾

  9月12日,宁波人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被授予今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成为获此奖的中国第一人。在生命科学领域,“拉斯克奖”的重要程度仅次于诺贝尔奖,有诺奖“风向标”之称。据此有舆论称,中国科学家终于离诺贝尔奖“只有一步之遥”。既不是院士,甚至没有博士头衔,多年默默无闻的屠呦呦,终于走进了公众视线。

  对于屠呦呦的获奖,有“诺奖情结”的国人开始憧憬,但内心也充满不安,担心81岁高龄会成为其问鼎诺奖的障碍。而其实,如果真正期待中国学术能登上世界最高峰,就应该从屠呦呦的经历中,反思这种盘算何时能获诺奖的畸形心态,以及围绕各种成果、获奖而推出的各类极具功利色彩的人才、学术计划。

  屠呦呦的获奖成果,出自上世纪70年代,距今已近40年。而这漫长的获奖过程提醒我们,学术研究需要靠时间沉淀,很多大学领导、学术机构负责人希望在自己1到2个任期内(5~10年),就看到自己的政令结出硕果,将欲速而不达。

  在诺贝尔奖获奖者中,曾有取得成果一年之后就获奖的奇迹,如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但更多的,则需要时间对成果进行考验。据统计,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获奖者取得成果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7.73岁、41.15岁、42.20岁。而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平均获奖年龄分别为:50.16岁、50.78岁、50.8岁。以此推算,获奖时间离获得成果时间,平均在10年之后。而如果再加上他们进行学术研究的时间,则从启动该项学术研究到获奖时间,要在15年以上了。

  15年,相当于我国大学校长的3个任期。这显然是很多大学校长熬不到的。所以,观察国内的学术研究,总体的情况是,推出各种学术计划,要求入选计划者必须在3~5年出成果,同时为了体现“即时政绩”,对教授、学者实施每年一考核,要求每年必须交出多少论文、专利、课题经费,以此兑现工资待遇。在这样的学术管理中,几乎每所大学校长,都可以拿出一组光鲜的数据,表明在自己的任上,论文增长多少、专利增长多少、经费增长多少。这不仅发生在大学校长身上,整个国家的学术管理,也有这种趋势。学术研究在利益的驱动下,进入高速运作的快车道,而学术的品质则严重受损。

  很显然,有关部门并没有深入反思这背后的问题,依旧采取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组织重大科研攻关,选拔重点人才进行重点关注重点培养,期望在短时间内,就取得突破性、跨越式学术发展。由于其基本思路就违背学术研究规律,所以,伴随国家研发经费的持续增长,学术管理秩序却更为混乱,学者们的精力被耗费在填表格申请项目、计划,参加会议汇报项目、计划,以及包装项目、计划之中。有调查显示,我国科研经费只有40%用到真正的学术研究之中,研究人员平均一年有30%的精力能安心做学术研究,已经十分奢侈了。

  这就是学术管理必须去行政化的重要原因,如果以行政指标,要求教授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产出成果,以此展示学术政绩,成为“学术红人”的就将是学术运作高手,大批的学术成果,都可能是毫无价值的学术垃圾。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