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 玉
前些天,“用8毛钱治好10万元才能治好的病”一事引起广泛关注。然而,这名患儿近日再次入院,又引发了“8毛钱到底有没有治好病”的疑问。
对同一名患儿,深圳市儿童医院建议手术,花费可达数万元,而广州市儿童医院仅开了8毛钱的药,就治好了孩子的病,这样的情节,自然令公众联想到“过度医疗”等问题,继而质疑当事医院和医生的“医德”。如今,本来好像清楚明白的“事实”发生了不小的扭转:原来,当初8毛钱的药并没有“治愈”患儿的病,而是“缓解”了病情,患儿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8毛钱治好病”成了夸张的说法,难免让人陷入纠结。
虽然,对一些事实的澄清,不能说明深圳市儿童医院的诊疗方法完全没有问题,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也已开始内部调查;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做一些反思。
首先,媒体需要自省:在进行报道时,是否夸大了部分事实?部分媒体把“缓解”当作“治愈”,混淆了不同的医学概念和事实,既有专业知识缺乏的问题,也有报道不平衡、未充分体现医院方面意见的因素。患儿家属坚称当初从未对媒体说过孩子的病已痊愈,如果媒体不能举出相反的证据,恐怕只能吞下苦药。
更值得深思的是,医院和医生为何总被“习惯性”质疑?当出现医疗纠纷的时候,公众和媒体往往站在患者的立场说话,质疑医生的医术、医德。这种做法,不能说全错。绝大多数患者在专业性上处于天然的弱势,同情弱者是人的本性;而少数医生以过度医疗牟利的行为,也加剧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感。当然,同情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否则被舆论炮轰的医院和医生,反而成了弱势的一方,形成另一种不公。但事实究竟如何,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的人又实在很难判断。
我们相信,大多数医生是遵循道德底线的,医疗行为也有其专业性和复杂性,不能凭表面事实判断孰是孰非。可是,不能以此为理由,放弃监督医疗行为,把患者毫无保障地扔进医疗市场,告诉他“相信医生就好”,在缺乏信任的医疗环境下,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患者对医生不信任,是怕医生“为所欲为”;医生觉得患者对自己不信任,也难免束手束脚。因此,加强对医疗行为的外部监督,对医患双方都是有好处的事。同时,医院要更尊重患者的知情权,主动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对公众和媒体的质疑也要多一份耐心,一旦发生医疗纠纷,要及时回应、答疑。在“8毛钱”事件后,深圳市儿童医院曾表示,可以邀请外院专家鉴定诊疗结果,然后就没有下文,这恐怕无益于挽回医院形象。
要重建医患信任,从根子上说,必须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让医生走出“创收”困境,才能遏制过度医疗等问题。这也是“8毛钱治病”背后,公众的真正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