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方:消极的驾照“限外”让人很受伤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3日12:56  光明网

  没想到“限外令”的触角又伸到了驾校。近日,上海“根据公安部规定对外地人员在沪学车进行限制”,这一规定涉嫌“地域歧视”的规定,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一些驾校开始搞“价格歧视”,驾校大幅提高外地人员在沪的学车培训费用。

  关于上海驾照“限外令”最新的消息是,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发文,明确上海驾驶员培训机构的收费标准不能搞价格歧视。同一驾驶员培训机构对上海和外省市户籍的学员,同一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必须相同,绝不允许对外省市户籍学员增收培训费。对违反以上规定的驾驶员培训机构,一经查实违规行为,将依法作出严肃处理。

  “价格歧视”叫停了,但是地域歧视仍然存在。上海驾校已经接到关于合理控制驾驶证异地申请人数量的通知,一些驾校开始收紧外地户籍学员报名。上海为何要实行驾照“限外令”,上海交管部门称他们依据的是公安部相关规定,但是公安部否认有“要求驾校严控外地学员比例”之说,并责成上海方面作出说明。由此可以看出,上海驾照“限外令”是上海交管部门“假传圣旨”行政乱作为。

  在驾照“限外令”的法律依据方面上海交管部门“假传圣旨”,“限外”的真实内因到底是什么?据上海本地媒体报道,由于上海学车费比周边低等原因,大量周边居民来沪学车,衍生出种种问题。与江浙临近的宝山、嘉定、青浦等区的一些驾校,除了在上海招生,还去临近的太仓、昆山、吴江等地区组织生源,到上海来学车,影响了上海市正常的驾培行业市场秩序。“限外令”的一部分动因在于治理驾校乱象,另外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一定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有关。限制了外地人在沪学车,基本上就限制了外地人在沪开车,在沪开车的外地人少了,交通拥堵多多少少可以缓解一些。

  但是,无论抱着什么样的初衷,“限外”思维终究是一种侵犯一部分人权利的“消极政策”。学车考驾照只是一项简单的技能,开车上路也是一项基本的权利,这与学车者的身份并无直接关系。治理驾校乱象,缓解交通拥堵,这些积极的行政行为本不应该以侵犯外地人的权利为代价。遗憾的是,国人似乎已经完全习惯了“限外”的管理思维,调控楼市要限外,教育资源紧张要限外。限制了一部分的权利,只是为了更方便另一部分人。当然,不是所有的“限外”都有错,比如,楼市调控中对“刻意炒房”的外地人进行限制,这完全符合大多数国人的利益,但是在更多“限外”的情境里,权利受到侵犯的往往都是比较弱势的外地人。越是在发达的文明的大城市,这种情景越发容易出现。

  如果按照现代政治理论原则评价一项公共政策是否“积极”,一般都要遵循三个标准:一是是否能够使绝大多数人获得好处,二是是否尊重自由,三是是否能够促进德行。以此标准来衡量上海驾照“限外”,它是能够确保本地上海人获得更多的道路资源与行车的通畅,在上海常住人口中,本地人也占绝大多数,从小范围来讲它符合第一条标准。但是,这样的规定剥夺了外地在沪人口学车与开车的自由,在很多程度上又激化了“排外”思想,综合来看,这远远不是一项积极的公共政策。

  “限制”说到底是一种“堵”的治理思维。与积极的“疏导”政策相比,“堵”是懒政的表现,某种程度上也是“无能”的体现。毕竟,“疏”比“堵”需要更多的管理智慧,更考验城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在公共管理中如果必须要堵要限制,那也要放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下,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上“限制”,而远非简单的直接“一分为二”。以户籍直接划分限制的标准,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初衷,这真的让人很受伤。(陈方)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