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乔新生:改变生活消费习惯更困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31日08:10  上海商报 微博

  乔新生

  美国“占领华尔街”组织发起的大规模抗议游行示威活动有蔓延的趋势。这场被称之为“有组织、无纪律”的抗议行动,曾经一度被观察家们认为缺乏可持续性,然而事实证明,从2011年10月1日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开始的这场轰轰烈烈的抗议游行示威活动,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多,其他国家的城市也开始行动起来,积极声援这个金融帝国中心的抗议游行示威活动。

  来自纽约街头的游行示威人群不仅反对“企业家贪婪”,“社会的不公”,而且还高呼“人们需要工作”,这是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最具有号召力的政治口号。在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提出这样的政治口号,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抗议游行示威的队列中。

  人们感到困惑的是,这场游行示威活动仿佛是突如其来,没有任何征兆。不过,了解美国政治运动发展史的人都知道,这场运动之所以能够兴起,根本原因就在于,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呼应了美国的政治选举活动,是美国政治选举的前哨战。

  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与其说是美国政治纲领调整的契机,不如说是美国渡过经济危机的大好时机。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表明,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必然会造成大量的失业问题。解决失业问题不能依靠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问题。为了解决失业问题,美国需要进行经济政策辩论,需要新的发展方向。在美国政治选举即将到来的时刻,组织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实际上是向美国的总统候选人表明,美国当前的失业率已经不容忽视,美国政客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美国的失业率上面。

  来自纽约布鲁克林的游行示威,之所以不是针对那些传统的工厂或者企业,是因为这些工厂和企业已经学会与劳动者建立相对良好的关系。那些只管贪婪地攫取利润,而不愿与劳动者或者消费者进行平等谈判的华尔街金融资本家们,掠夺的不仅仅是居民的财富,它同时也剥夺了居民的人格尊严。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把矛头针对华尔街投资银行,而不是那些传统的工厂或者企业经营者的原因。

  这场危机是没有解决途径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华尔街投资银行的存在,实际上是信用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美国赤字财政得以延续的重要工具。美国需要庞大的金融资本帝国,由那些金融资本家们建立各种各样的金融组织,并且出售金融衍生产品,筹集资金,然后以信用的方式借贷给美国的公民。美国政府之所以能够推行自己的赤字财政预算,就是因为他们维护这种传统的金融经济体系,从而使美国的经济建立在金融帝国基础之上。如果彻底推翻美国的金融帝国,或者彻底取缔美国的金融资本主义,那么,美国的经济基础也就不复存在,美国也就不再是世界经济强国。

  美国人民现在需要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传统的信用经济发展模式,纠正不良的信用消费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国内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普通中国人面对纽约布鲁克林街头的游行示威电视画面,有一种隔岸观火的感觉。事实上,中国的金融资本更多地表现为国家金融资本。中国民间金融资本的不发达,不仅影响了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目前需要发展金融市场,特别是符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储蓄性金融市场。但是,国家垄断的金融机构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彻底清除中国民间金融活动。正是这种特殊的“大鱼吃小鱼”的竞争态势,使得中国的金融消费极不发达。当美国人因为过多的信用消费而走投无路的时候,中国人正在为自己不断失去的银行存款利息而摇头叹息。可以这样说,中国的通货膨胀正在加速盘剥中国普通居民,中国的投资者由于缺乏必要的金融市场环境,而不得不依附于传统的国有金融企业。传统金融国有企业通过垄断经营,实现垄断利润,然而,这些利润与实际投资者无关,相反,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投资者,中国居民却深受国有商业银行剥削之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金融市场所面临的问题,中国也需要一场轰轰烈烈的“占领华尔街”的金融革命。只有彻底改革我国的金融体制,让国有金融垄断企业改变自己的经营方式和经营作风,真正以优质服务获取利润而不是借助于垄断手段获取钱财,中国的金融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笔者对美国华尔街乃至世界其他城市发生的这场轰轰烈烈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前景不表乐观,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比改变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更加困难。如果说金融资本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一种不可救药的市场经济,那么,信用经济条件下的生活消费习惯则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生活消费习惯。(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法学教授)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4)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 相关专题: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