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京报社论:欧元区成败,关键在于“自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1日07:29  新京报 微博

  欧债危机看似经济问题,解决思路却仍旧在于政治博弈。欧元成败与否,自救仍是关键,其他国家都无条件也无力成为欧元区的“白衣骑士”。

  11月3日至4日,胡锦涛主席将出席在法国戛纳举行的20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此前一周,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行政总裁克劳斯·雷格林访华以及其他各种信息,引起各方关于中国可能大量购买欧洲稳定基金(EFSF)债券的猜想。

  中国是否会“救欧元区”,正越来越牵动世人的神经。

  不过,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此前已指出,“欧洲不是没有能力救自己,中国拯救欧洲的问题并不成立。”而近期欧元区“救火峰会”也已初显成效。

  上周四欧洲各国领导人与希腊债务持有人经过11小时艰苦谈判,私人投资者同意将所持希腊国债进行50%的减记,各国也同意将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从4400亿欧元提高至10000亿欧元,最后各国还承诺将预算赤字不得超过3%写入各国宪法,以求欧元区各国达到收支平衡。

  由此,欧元区危机暂告一段落。以50%的减记作为双方的妥协,这一结果差强人意。按照欧洲官方预计,这一大幅减记将能够使希腊债务水平在2020年底前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120%。同时也意味着,希腊将不会成为媒体所说的“欧洲雷曼”,短期之内欧元区解体的警报解除。

  但是长期来看,欧元区阴霾仍在。究其原因,在于欧元区的本质矛盾未能根除。欧元区各经济体发展不一致,希腊等国本身不具备加入欧元区的经济基础。纵然当年在高盛等机构帮助下粉饰数据,瞒天过海加入欧元区,却埋下如今隐患。加入欧元区,对于希腊等国而言,意味着货币一次性大幅升值,虽然人民购买力有所提升,出口竞争力却遭到削弱,长此以往,积累了大量外债。因此,希腊等国的外债属于结构性因素,很难在短期之内通过结构调整与紧缩财政来扭转,未来仍旧将是隐形炸弹。

  欧债危机拖延多时,症结仍旧在于欧元区仅仅是“货币联盟”而不是“财政同盟”,更不用说国内国际政治决策上的进退一致。一言概之,欧债危机看似经济问题,解决思路却仍旧在于政治博弈——考验欧洲人对于欧元决心的时刻到了。

  欧元成败与否,自救仍是关键,中国等各国无条件、也无力成为欧元区的“白衣骑士”。

  当然,对于中国而言,购买欧债与否或许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时间与数量。事实上,中国目前已经成为欧盟最大进口国,如果欧盟出现系统性危机,那么进一步带来的出口衰弱以及二次探底,对于中国来说并非好消息。因此,“救欧洲就是救中国”并非全无道理。

  对于拥有高达3.2万亿外汇储备的中国来说,部分投资欧债确实可以间接缓解自身压力。但是欧债的长期风险仍旧存在,中国在购买欧债的选择之上,仍旧应该抱以足够慎重的态度,譬如可以选择更有保障的品种。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4)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