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一座八层楼高的大型女性雕像备受关注。媒体和网友认为这是宋庆龄像,作为建造者的河南省宋基会却称“雕像不是宋庆龄,而是黄河女儿”。原与宋基会签订了雕像制作合同的广州美术学院专家告诉记者:雕像的构图以及外观和学院教授最初的设计原稿基本一致,“那就是宋庆龄雕像!”
俗语说“眼见为实”,河南宋基会却似乎执意要求公众放弃对自己眼睛的迷信:尽管宋庆龄留有大量历史图片,尽管雕像和历史图片中的宋庆龄一致,但你们还是错了。河南宋基会的公然欺诳,给了公众一个重温历史文化的机会,从此人们将不再对指鹿为马的故事嗤之以鼻,因为它很可能在身边真实地上演。
《人民日报》为此刊发评论指出,“此前,曾有河南宋基会‘投资吸金,无心公益’的报道,公众并没有得到一个负责任的回应。现在建起如此显眼的雕塑,也没有一个起码的说明、释疑,甚至还拿‘黄河女儿’作为挡箭牌。这种漠视公众感受、罔顾媒体质疑的做法,怎能获得公众信赖?”质问有力,但也要看倾听者是否真把“公众信赖”当一回事。一个在公众面前连指鹿为马的游戏都敢搬弄的机构,“公众信赖”与否只能说是浮云而已。然而对公益慈善机构来说,公众的信赖和支持不是其生存之命脉吗?河南宋基会何以敢如此蔑视公众?
人们目光聚焦于这座巨型雕像,主要是由于其一望而知不菲的造价容易强化公益组织挥霍无度的既定想象。但从媒体已经披露的事实看,这种怀疑只是刚刚触及到了这一事件的最初层面。据媒体报道,“雕像的基座占地800多平方米,这个巨大的基座将设计成大的会议厅,建造完工后,基座内可容纳600多人参加会议”,“有水电工告诉记者,除了巨型雕像,旁边正在施工的4栋6层小楼,有3D、4D电影院以及会客厅。”于此可以看出,河南宋基会所投资的系纯商业项目。
公益组织可以从事商业活动,河南宋基会就是一个投资高手,仰仗于放贷和房地产投资,在全国2000多家基金会中,河南宋基会虽然从未进入过公益支出前十名的榜单,资产却赫然名列第一。但公益组织从事商业活动又并非全无限制,如要与慈善事业相关、因商业活动获得的利益不得用于分配等,而重要的一条,则是严格划定公益和商业的界限,否则公益和商业一锅煮,公益就可能成为敛财的一块遮羞布,冲击人们对公益事业的基本信任。
河南宋基会早前之所以广受质疑,缘于其过度商业化,偏离了公益慈善的宗旨。这一次则有故意混淆公益与商业性质的嫌疑。宋庆龄像是为向辛亥百年献礼建造的,虽然占地面积不小,一旦其通过了公益立项,按照国家政策肯定会获得许多政策优惠,而事实是河南宋基会所投资的是不折不扣的商业项目。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河南宋基会是否以实际的商业投资活动,却额外获得了公益事业的好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只能说在这场风波中,所谓“向辛亥百年献礼”只是暗渡陈仓的幌子,给宋庆龄雕像不过又是一个借公益敛财的新标本罢了。
显而易见,要回答上述一些疑问,仅河南宋基会自说自话是远远不够了,监管者和市政管理部门理应站出来接受公众的质询。可正如人民日报评论中所说,上一回公众关于河南宋基会“投资吸金,无心公益”的疑问都未得到负责任的回应,这一次,会有奇迹出现吗?
现在我们总算大致解开了河南宋基会何以敢蔑视公众的困惑,因为它不需要公众信赖,居然也能够“蓬勃发展”。谁在为其保驾护航?谁在给它大开绿灯?宋庆龄像的风波中已经透出了一些端倪。
连续的危机事件迫使公益慈善组织转型,但宋庆龄像风波告诉我们,完成这种转型仅仅寄望于公益慈善组织自身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伴随监管机制和权力结构的改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