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评“抵制网络谣言”系列评论之九
刘 骄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多元的,多元的社会主体决定着多元的社会心态,反映在互联网上,更是林林总总、形形色色、无奇不有,构成了广博浩大、独具特色的网络生态,而网络谣言则是其中一支用意险恶、害处甚大的生态链条。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形成网络谣言,要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传播源,二是传播途径,三是传播受众,三者好比“制毒者”、“贩毒者”、“吸毒者”之间依存关系,构成了一个网络谣言产生、传播、形成的生态链条。只要这一链条上“传播受众”心态阳光,不为谣言所惑,更不为谣言所动,网络谣言便无处遁形。所以说,网民的心态决定着网络的生态,心态阳光就能迎来生态健康。
对于网民来说,首先要自尊自爱,拒绝腐蚀和诱惑。网络谣言其本质是以损害他人和公众利益而编造出来的“阴暗新闻”,造谣者利用的正是个别网民猎奇、窥探的心理,依托网民的“集体意识”推波助澜,故意编造谣言,肆意传播散布,以达到造谣者的阴暗目的。一方面,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谣言被不断传播,就会有人相信,继而中了造谣者的圈套。另一方面,个别网民一次又一次相信了网络谣言,一次又一次钻进造谣者设置的舆论圈套,其心理便会愈加阴暗,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产生“毒瘾”甚至形成“毒瘤”。这样的恶性互动,最终受伤的是网民,最后伤害的是整个社会。
网民还应自觉自强,提高眼力和心力。互联网快速发展,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阴谋者提供了的滋长谣言的土壤。泥沙俱下,这就要求身处其中的网民在设置心理防线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力、鉴别力,不断提升内心的正义感、自豪感。这是一个过程,要在不断的互联网生活实践中渐行渐明,要在假象与事实的辨别中愈辨愈真,要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交织中越来越强。内心强大的人,不仅能不为谣言所动,更能一眼洞穿阴谋,直逼真相。
网民更要自动自为,传播正义和阳光。网络给了每一个网民充分的话语权利,尤其是当技术发展到手持终端成为最主要的信息交互工具、网络交互模式发展到“每个人都是记者”。然而,“毒品”信息不会自动销声匿迹,对付阴暗的最好办法就是用阳光照射。得益于网络的互动特性,受众在网络终端并非只能被动接受信息灌输,除了从更权威的信息源求证、利用多方信息综合对比信息真伪之外,我们更要主动在通往真相、导向正义、播洒阳光的路上做得更多。“网络健康,匹夫有责”,在这个人人有话筒的“个媒体”时代里,广泛意义上的“草根正义”才会真正给整个网络带来阳光。从实践中来看,草根的自发“正向传播”也取得了良好效果,“辟谣联盟”、“微博辟谣”等草根团体,已经在多起舆论事件中起到了去伪存真的效果,而且引发众多网民在面对不确定的信息时开始主动“求辟谣”。
今年年初,“社会心态”写入“十二五”规划,“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职责,也是每个国人的义务;不仅是现实世界的发展要求,也是网络空间的硬性标准;不仅是公民的实践目标,更是网民的行动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