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熊丙奇:高考改革方案在哪里?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2日14:36  上海商报 微博

  熊丙奇

  又到岁末,媒体纷纷盘点一年大事。一家媒体针对今年2月的一条消息——教育部指出年内将出台高考方案——问笔者,高考改革方案究竟进展如何?年内还会不会出台?为什么教育部明确决定的事,却没有下文呢?

  笔者当然不知道高考改革方案的进展如何,而且也和大家一样,在急切等待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可从年初一直等到年末,都没有等到消息。按理说,顺着去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所确定的高考改革思路,即“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出台具体的高考改革方案并不是多么难的事。

  基于此前9年的自主招生改革实践,符合《纲要》精神的高考改革方案有三:其一,实行基于统一高考的高校自主招生,这就是把高考的功能从目前的选拔变为评价,在高考成绩公布后,不再按学生的志愿、结合分数高低投档,而是每所自主招生高校自主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达到要求的考生可自主申请若干所学校,大学独立录取,每名考生可同时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一改革,保留了统一高考,只是转变高考功能,实行起来并没有多大难度,而且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就是采取这种方式。

  其二,实行基于社会化联考的高校自主招生,这就是打破目前自主招生与统一高考、集中录取的嫁接,考生参加联考,以联考成绩自主申请高校,高校结合联考成绩、中学学业成绩、面试考察录取学生,被录取的学生不再要求参加统一高考、集中录取。这一改革,只需推进目前的联考朝社会化考试方向完善,打破联考与学校的绑定关系,同时把学科性质的联考变为类似SAT的学术能力水平测试即可。

  上述两种模式还可同步推进,如此,统一高考和社会化联考形成竞争,有助于提高考试评价质量,如果这两种模式探索成功,那么就会逐渐形成多次考试、多次录取的考试格局。

  其三,推进高职高专申请入学、注册入学。鉴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在校生规模已经达到30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15年达到35%,且高职高专面临事实上的生源危机,实行高职高专院校的申请入学、注册入学,已经时机成熟。只要具有高中学历(或同等学力),可自由申请进入高职就读。

  在人们期待高考改革方案落地时,还关注教育部曾经承诺的“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在笔者看来,如果上述高考改革方案能出台,“异地高考”问题也随之解决。首先,高职高专的申请入学、注册入学,可完全打破户籍限制,允许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不受户籍限制进入高职高专,这既解决高职高专的生源危机,也为高职高专从“宽进宽出”,转向“宽进严出”迈出重要一步。人们担心高职放开招生,会降低高职质量,其实,恰恰是放开,使“学历贬值”,才可让高校重视教育质量。

  其次,高水平大学的自主招生,打破了集中录取,也就让基于集中录取的按户籍报名制度失去存在的土壤。目前高校的联考,就是全国一张卷,考生在各地都可参加考试,假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取消自主招生与统一高考、集中录取的嫁接,也就实现了异地高考。

  可是,方案为何迟迟不出台呢?由于事先确定的出台时间表未能兑现,公众对高考改革充满焦虑,前不久就曾传出自主招生联考要取消的消息。可以解释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并不愿意推进招考分离。推进招考分离的本质,就是打破集中录取,实行高校自主招生,这一改革需要政府部门将招生权交给大学,将考试选择权交给学生。简单地说,就是各地教育考试部门不再拥有高考招生中的“投档权”,报考院校、录取学生,成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事。进而,也就将失去招生计划审批权。教育行政部门得以管理学校的传统手段将由此不再。

  从改革的角度看,这正是符合改革设计,也是教改希望出现的局面,国家教改《纲要》明确提到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很显然,事情发展到现在,原因已经明了,这就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来主导改革,在遇到放权的关键问题上,很难有进一步动作。为此,要让改革顺利推进,必须探索新的改革推进模式,从现在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推进,转变为由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主导推进。否则,按照现在的模式,诸多关键性教改恐怕都难落地。(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更多关于 高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