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看到这样一责新闻——印度医生罢工,数十病人死亡。这里存在一个权利和职责的悖论。印度医生的待遇很低,确实需要提高,可是,为改善自己的待遇而罢工,不再去履行治病救人的天职,那么,必然会让无辜的人死去。这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
罢工是现代社会公认的公民权利,可是,大家也都在罢工的历史中认识到,有些人是永远不能罢工的,无论自己的处境多么“苦逼”,都要将责任扛在肩上。
时常觉得,从事媒体以及评论工作,总是挣扎于西西弗斯和阿特拉斯的困境当中——费了好大的力气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它却滚了下来,他还要重新开始;把地球扛在肩上,多么累,多么无聊,地球上的人冷嘲热讽、不领情,他还没有放弃的权利。
可是,如果西西弗斯不推石头了,会怎样?可能会有更多的石头从山上落下来,把山下搞得乱七八糟。如果阿特拉斯不扛地球了,又会怎样?可能世界就会陷入崩溃和混乱。
很多时候,大家就像西西弗斯与阿特拉斯的合体。我相信,有这种感受的,不只是媒体人、评论人。很多人在努力改变现实的挫败感中,仍然选择承担这份责任。
现实不是传说,人们总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和选择。这个世界既需要改变的激情,同样离不开理性的守护,以及对这份职责的坚守。如胡适先生所言“可以十年不将军,但无一日不拱卒”。
坚持这么做的人,往往不是去颠覆一个旧的秩序,也不是放弃批评的权利,而是在责任担当中,去寻求滴水石穿的建设与改善。
在这一两年中,很多人或许已经习惯了微博意见表达的自由,以及网络围观的狂欢,这让传统媒体以及媒体人有些许落寞。可是,这并不是说,评论就失去了力量。相对于140字的微博,只要我们没有去质疑书籍的存在,那么也不应怀疑这1000多字的评论的价值。而其价值,或许就在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传递理念,为现实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置身于微博带来的“后启蒙时代”之中,意见表达的自由也削平了媒体、意见领袖和普通人之间的身份鸿沟。传统评论以及评论人也应该放下身段,以平等而谦卑地姿态面对读者和言说对象。评论的力量不再来自于权力的垄断和知识的优越感,以及高高在上的精英姿态,而是回归其真正的定位,也就是,你是否说中了事实,所说的是否有道理。
回顾这一年来《新京报》的评论,从元旦社论《所有努力,只为中国离未来更近一点》,我们一直在努力传达和期待向上的力量。我们“立于北京而怀远”,我们“追求法治和人文”,我们“积极稳健有见地”。在世界的风云激荡之中,我们以充分的耐心和毅力,温和而坚定,我们不愿意在某种虚幻概念中打转转,更专注于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这些努力也并非没有效果,我们也很乐于看到,我们的建言被吸纳,我们的分析被倾听,我们的周围,有了不少的改变。
2012就要到了。还会有春风花雨,还会有四季轮回,还会有希望与失望的交织,可是我相信,有一种责任不能放弃,有一种趋势不可阻挡。
新京报评论部副主编 于德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