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季冰:新闻评论的困境及出路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6日15:52  上海商报 微博

  陈季冰(上海商报副总编、评论版主编)

  记得几年前有人在报纸上发表过一篇尖刻嘲讽媒体评论低水平状态的文章,标题好像叫《时评是一种脑残文体》,一时激起过圈内人许多议论。我这个人素来不喜参与这种热闹,但这篇文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揭示了当下中国新闻评论的困境,则是不争之事实。

  这一困境突出表现为以下一些症状:喜欢廉价的煽情和极端偏激、用价值立场代替逻辑分析、严重时甚至不惜歪曲事实、文字粗鄙、语言可憎、一个道理管一万件事情……等等,还可以列举下去,简直罄竹难书!而随着这两年“微博时代”的降临,这种浅薄暴戾的舆论氛围更加浓重,也更加令独立思考者难以忍受。

  究其根源,这既是中国新闻评论的工具跟不上时代进步的真实写照,亦体现出自五四以来、到文革达至顶峰的“革命语境”之流弊的曲折展现。

  新闻评论要走出当下的困境,我认为方向只能是专业化。本来,这就是一个日益专业化的时代。当然,综合性报纸不同于专业期刊,报纸面对的读者决定了它不可能过度专业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同综合性报纸的读者都是同一类人,他们对信息和观点的需求没有自己的偏好和取向。

  改革开放以后,与整个传媒业的发展同步,中国的新闻评论也完成了一次重大的突破——随着都市报从党报的蹒跚身影中成长起来,社会性的新闻评论也从政策宣讲式党报评论的夹缝中脱颖而出,现在需要又一次专业性的突破。我把党报评论和目前比较市场化的评论分别称为“会议发言”和“广场发言”,下一个阶段将是各种“专业讲座”。况且,随着现在读者自身专业文化水准的普遍提高,他们本身也将越来越不满足于报纸评论目前这种热烈而浅薄的“广场发言”。我曾经听同行朋友说过一句比较刻薄的自嘲的话:我们现在许多搞评论的报人把读者的智商想象得与我们自己一样低!

  与此同时,可以预期的是,专业性新闻评论的兴起将淘汰一大批目前活跃在各地报纸版面上的“万金油”式报纸评论家,他们过去凭借着新闻人的敏感和热情占据的位置将会被经过严格专业知识训练的各领域“吃专业饭”的知识精英取代。我相信,尽管中国当下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水平并不高,但在国内大学和研究机构总还是能够挖掘到这样一批知识型和专业型的评论人士的。对报纸这种大众传媒而言,困难的不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专业水准,而是学者及作者们的一般人文素养。在中国,既取得了较高学术造诣,又拥有广博的知识面,兼具新闻敏感和良好文笔的人士暂时的确还不多。但这不是所谓“公共知识分子”自身的问题,而应该是媒体编辑的工作。

  专业性的新闻评论的背后,是一整套有待创新的评论理念。对此我也有一些思考,也许会在以后与大家作进一步探讨。我的简单主张是:除了极少数体现报纸立场的体裁(如社论)以外,在我们这个时代,新闻评论已经不再是“投枪”或“高音喇叭”,而是“文化地图”。也就是说,它的主要功能应该不再是向读者灌输某种价值观或主张,而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读者拓展视野、增长见识。要知道,这个权利意识高涨的时代,最不缺、最廉价的就是“我主张!”和“我反对!”。够水准的新闻评论可以没有明显的价值取向,但不能缺少一般非专业读者不了解或想不到更深一层的洞见和智慧。

  这些年来我自己朝着这个方向做过一些努力,一下是2011年内发表在我所供职的《上海商报》上的几篇评论文章。由于我们是一张定位偏重财经的日报,所以这些文章也是财经题材为主。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