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系列“南巡讲话”。这些讲话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定下主基调,结束了中国围绕姓资姓社的长期争论,实现了改革路线的确定,并推动了改革路线的执行。
有了明确改革方向的中国在之后20年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形成。改革还触及了国家管理体系,逐渐调整公权力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活力在国家各个层面的不断释放。
但当前的中国又在出现新一轮围绕国家道路的争论,由于互联网多元声音的参与,这些争论对国家体制的涉入既深又尖锐。
中国社会需要不分内外,围绕改革路径强化新的共识,否则即使开始新的重大改革,也形不成可靠的执行力。那样的改革会导致一系列社会冲突的后遗症。
今天舆论中争议最多的是政治改革。对它的目标和路径,社会的看法相对分散。主流观点认为国家不断推进的行政体系改革就是政治改革,政治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对权力的监督和促使权力不断追求民意的高满意度。但也有一些人认为,政治改革的核心应是改变权力的生成办法,它的目标是在中国实现西方式的竞争性选举。
在两种看法高度对立的情况下,贸然发动仿效西方的激进政治改革缺少最起码安全系数,因此它不可能成为十八大之后中国的选择。对这个判断的客观性,社会的共识相当高,即使批评中国“不改革”的那些人,其实在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中国主流认同的政治改革肯定会继续。整体而言,政治改革必将循序渐进,这里循的所谓“序”,就是通过国家政治动员能够形成的社会共识。
此外,中国改革有一大块现已形成共识、但此前又没太用力的领域,那就是社会改革。社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保障体系,把个人从应对生老病死的无穷无尽准备中最大限度解放出来,帮中国向消费社会转变,为个人的真正自由和人生幸福提供来自国家和社会的物质保障。
民粹主义上升或许是中国的大势所趋。中国草根阶层人数众多,但价值观方向并不明确。改革必须争取草根的支持,而不可在总体设计中忽略他们的利益。这是中国农村及城市改革的共同经验,也是当前思想争鸣中,决策者辨别正确与否和轻重缓急的关键坐标。
知识分子阶层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中国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但中国的知识分子也总是处于分裂状态。各种诉求与中国草根的需求错综交织。其实中国政治和思想上的复杂,首先是知识分子内部的复杂。
然而历史的经验是:多数知识分子支持的事,未必办得成。但多数知识分子反对的事,肯定顺利不了。争取多数知识分子支持,是改革减少舆论阻力的另一个关键。
中国改革难,不改革更难,改革而且改得稳,最显执政者的魄力和智慧。这听上去挺悬乎,但只要执政者和中国社会都坚定奉行实事求是原则,该改的不拖,不该改的不硬改,改错了的及时调整,中国这么大,这20年已经证明,它总是能给我们提供足够的回旋余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