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力言:用利益驱动学雷锋容易变味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19日02:34  京华时报 微博

  以利益奖励为手段,总归难脱实用主义的色彩,这不仅与雷锋精神“为人民服务”的公益本色有所龃龉,在实施中也存在变味、异化的风险。

  “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这个在民间流传已久的说法,反映了人们对学雷锋活动“运动式”多、常态化难的批评。“雷锋”如何真正“落户”,一直是困扰这一持续达半个世纪的社会活动的重要难题。

  日前,从雷锋故乡湖南长沙传来消息,为使“学雷锋”常态化,当地决定成立专门指导机构,把“软指标”变为“硬任务”,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先进个人将在招考、住房等方面优先照顾。

  对一个文明社会来说,“好人吃香”应是一种主流导向。从长沙这些举措的初衷看,无疑是为了褒扬善举、净化风气。在道德领域问题丛生的今天,力挺当代雷锋,与深圳拟出台“好人法”一样,都是“为道德撑腰”的具体体现。从政治、经济、个人发展等方面对今天的雷锋进行利益倾斜,总比令人寒心的“英雄流血又流泪”“扶老被讹”现象进步不少,给人以向善的力量。

  然而,对于利益驱动、奖励带动的方式,还是应该审思慎用。毕竟,以利益奖励为手段,总归难脱实用主义的色彩,这不仅与雷锋精神“为人民服务”的公益本色有所龃龉,在实施中也存在变味、异化的风险。

  “学雷锋”一旦与干部考核、政治升迁挂钩,在一些官员眼里,做好事由社会公益变成政治任务、政治利益,就难保不会出现突击完成、弄虚作假等问题;一旦与就业、住房等现实利益对接,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效应的背后,也不免让一些公众产生错觉,甚至用利益逻辑、市场价格去衡量好事值不值得做。

  这并非在进行“有罪推定”,不仅有以往一些“评优评先”由手段变成目的的前车之鉴,更重要的是,实现“学雷锋”常态化,基础工程还在于精神内化、道德自觉,正如长沙市一位干部所言,让雷锋精神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走进百姓心灵,引领社会风尚。

  换言之,“学雷锋”更需在人的精神层面下工夫,把雷锋精神转化成社会主流价值观,让人们打心眼里认同做好事、乐于做好事,使长沙志愿者们喊出的“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口号成为普遍社会自觉。有了这样的“心灵认证”,雷锋“户口”才会有社会根基,利益驱动“学雷锋”才不会跑偏;而要达成这样的价值共识,显然不是仅凭利益动力就能迅速抵达的。

  李力言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