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都社论:奢华动车呼唤改革提速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1日06:59  南方都市报 微博

  高铁已经是一个眼看就要冷却的话题了,然而近期媒体关于动车奢华采购的报道又重新吸引了公众的目光。

  媒体披露:一个自动洗面器7.2395万元,一个色理石洗面台2.6万元,一个感应水阀1.28万元,一个卫生间纸巾盒1125元,最后组合成总价高达三四十万元的整体卫生间;上万元的15英寸液晶显示器,2.2万元一张的单人坐椅,6.8万元的冷藏展示柜,这些令人咋舌的“奢侈品”,不是来自某高档别墅,而是我们乘坐的动车。

  给奢侈品打上引号,是因为动车的许多配件价格之高昂既与品牌无关,也不具备任何高技术含量。比如,色理石洗面台,记者在市场上看到的零售价为每延米3000元,如果量大,最低还可打折到每延米2000元,而动车上2延米左右的洗面台一个购买价为2.6096万元,几乎是市场价的几倍以上。再普通的东西,一旦进入动车采购目录,安装到动车上,它就是普通人难以理解的天价。

  自从中国开建高铁以来,公众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一套说辞:高铁是高技术高成本的产物。所以,当高铁票价居高不下、远远脱离一般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当铁道部门动辄为高铁项目砸进数千万亿元的巨额投资时,公众总以为,这种价格的高昂是由其品质所决定的。而现在当动车的奢华采购暴露在公众面前时,这一说辞显然只能破产。

  铁道部门也有企业属性,也要讲成本和收益,更何况,自从高铁成为国家战略之后,高铁项目资金紧张早已人尽皆知,大批高铁项目还一度因为资金链断裂而不得不停工,铁道部门哪有如此奢华的本钱?数倍于市场价的溢价,究竟落入了谁的囊中?

  随着刘志军、丁书苗等案的揭开,上述问题的答案已水落石出。高铁盛宴催生了万亿元的产业蛋糕,但如果划分蛋糕脱离监管、方式欠佳,这条产业链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条关系和权力直接可以变现的利益链。正是因为动车采购背后的这条利益链空前活跃,动车采购价格越高,分肥越多,才成就了动车惊人的奢华。

  不必怀疑在动车采购领域,没有采购制度和招投标政策的存在,但事实是这些东西最后都只是一纸空文。这是由铁路行业的高垄断性所决定的,审计署曾经指出高铁招投标中“排斥潜在投标人”的现象,也有媒体披露,在高铁盛宴里幸运分得一杯羹的,既有嫡系的铁道部下属企业,也有国资委旗下的中国南车、中国北车,还有旁系的中小民营企业。而即使是民企,其嫡系高管也普遍有在铁道部任职的背景。如果说其他政府采购项目中由于监管无力也不乏利益勾连,那么铁路部门的采购则因为相关各方本来就是近亲繁殖,运作起来必然更加肆无忌惮。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他们唯一的目标,而显然只有高度封闭和高度垄断才会最便捷地使之归于实现。

  一边是越来越让社会各界担忧的巨大资金风险,一边是有人疯狂地从高铁项目中攫取私利,这样的对比只能让人坚信,在与公众和国家利益对立的一面,站着一个庞大而又隐蔽的利益共同体。他们对高铁能否收回成本漠然置之,如何融资填补资金黑洞也非其所系念,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能从中分得多少真金白银。

  要让中国高铁获得健康发展,就必须让这个利益共同体浮出水面。也只有先做到了这一点,才能使高铁项目与之切割,回到利国益民的本质。刘志军、丁书苗等案的查处让人看到了一点曙光,但愿这是揪出这个利益共同体行动的开始。

  除了反腐,要让公众重新恢复对高铁的信心,还应该意识到高铁问题的积累实非一日之寒,它是一种僵硬体制下的不得不然。因为高封闭性,因为强横地拒绝监督、打压批评,所有的问题都被一床锦被遮盖,终将积重难返。而我们不无欣喜地看到,改革的车轮已经启动,无论是铁路工程评标使用第三方平台这样的技术性调整,还是首个铁路检察院从铁路系统移交给地方,都预示着改革的不可逆转。公众有理由期望,改革来得快些再快些。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