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树华:政协委员提案不妨更具体些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5日08:52  环球时报 微博

  张树华

  每年3月份的“两会”是全国人民一个重要的政治节日,举国关注、世界瞩目。来自30多个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肩负重任,积极讨论,建言献策,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解民情、表民意、集民智、惜民力、为民利、促民生。

  人民政协是当代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在国家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协通过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等职能作用,为社会各界人士搭建了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应当说,人民政协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后要发扬光大。

  从世界政治历史的角度看,人民政协是中国政治的独创,未来有着广阔的政治空间和政治潜力。

  政协要找好自己的定位,除发挥应有的政治功能外,还要为着力解决社会问题、民生问题发挥作用。政协工作涉及民族、宗教、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事业等重要领域,而政协委员队伍中这些方面的代表人士非常多,正好能够在这些领域发挥作用。人民政协着力发挥其社会政治功能,通过政协会议及其它议政形式,促进中国社会真正实现公平正义,这是未来要为之努力的一个目标。特别是在未来“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协组织及其委员应当为解决社会问题,加强社会管理,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发挥应有的作用。

  政协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发挥作用除了在大会和分组会议上讨论以外,还有两个比较有效的形式,一个是书面发言,还有一个是提案。这两个形式要是用好了还是能够发挥作用的。

  我在东城区政协做过5年政协委员,在北京市也做过5年政协委员,我感觉提案和书面发言这两者可以结合、相得益彰。政协委员如果用好了这两个发挥作用的形式,能够使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发挥更大效益。具体地说,我建议提案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对于具体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不怕细碎,力戒空泛。相反,像一些有益的,能够表达思想和认识的意见和言论,就可以通过书面发言和大会发言这样的形式。

  大会口头发言是有选择的,但我们可以利用好书面发言。因为书面发言是印出来广泛散发的,媒体记者往往在第一时间捕捉这种重要意见。现在我们的大会不再封闭,而有了媒体记者的参与,因此我们要和媒体互动起来,使“两会”成为一个互动型、开放性的意见平台。这两年“两会”期间,有的委员用微博、博客和大家互动,媒体记者也逐步走向成熟,能够找准热点问题,对社会关注问题发表意见。

  比如,去年文艺界一些委员提出要提高全社会文化水准,区别文艺和娱乐,抵制“三俗”问题,我觉得都是不错的选题。我的体会和经验是提案要提一些具体的问题,不要太空泛,否则有关部门在答复提案时也可能“打太极”,变成文书往来,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一些反映思想、引导舆论、体现社情民意的建议就可以通过口头发言或书面发言等形式形成舆论,把问题摆出来,交给社会,吸引社会参与讨论,看看能不能形成共识。总之,如果用好发言或者提案这种形式,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具体来说,比如我在北京市政协时,提过“在环路上要科学地限速,让北京动起来”,效果不错。在全国政协我曾提出“要在我们国家建立统一的、国家层面的功勋荣誉制度”的提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积极回应,也起到较好效果。▲(作者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国外社会科学》杂志主编)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