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长谢旭人在人代会上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根本目的,也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中央财政预算用于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方面的民生支出为13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将集中财力办好加大教育投入、实现新型农村和城市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等6件改善民生的大事。
今年两会,一个焦点词汇,无疑当属“民生”二字。一方面,中国GDP总量已经跃居为世界第二,另一方面,在最重要的议政平台上,一个被称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仍然把民生作为最需要关注最需要发力的领域,此举意味着经济繁荣的浮云没有遮蔽有心之人和有识之士关切现实的目光。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极其清醒的自我认知和定位,而只有保持这种清醒,才能更深刻更真切地体验民生、关注民生,并激发出果敢的行动。
如何清除影响民生改善的系列障碍,怎样迈出改善民生的坚实步伐,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绘就了清晰的前景。而记者会上,谢旭人就“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工作”回答提问时的一番表述,则表示在改善民生的问题上,财力安排已经妥当,等于让公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就财政部所举的中央财政重点倾斜的6件大事来看,无论是确保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还是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新农合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和落实保障房项目等等,均为万众瞩目。众所周知,由于各种原因,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多年来已成为中国普通百姓的最大焦虑之所在,并由此滋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些公共焦虑一日不纾解,中国依靠改革开放好不容易积累的公众幸福感存在被葬送的危险。也正是有鉴于此,中央高层才会有“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这样一个顺理成章的判断。
从对改善民生问题重要性的一般认识,到今天在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上真正付诸行动,这一步跨得并不容易。以教育投入为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指出,要在20世纪末实现这一目标。其他如养老保险全覆盖等等也无一不是公众历年来之热望。现在民众的愿景有望成为现实,这当然受惠于国力的增强,但更与决策者的决心息息相关。
毫无疑问,有了决策者的决心才会有高达13848亿元的巨额民生投入。而在为这样的大手笔叫好的同时,另一个问题也不期而然地浮出了水面,即怎样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使投入与产出达到最佳之比例?
就此问题而论,其首要者,是需要地方政府的认识和行动与中央同步。依照以往的经验,地方经费和中央配套已属不易,而且中央财政资金到了地方还存在被截留或挪用的可能。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就直言不讳地说,4%的教育支出承诺确实鼓舞人心,但地方财政能否和中央财政一样安排,很难让人乐观,因为“以前就有很多政策执行下去,地方政府没实现。很多事情上面说了,下面没做到,挪用了,甚至是玩弄一些花招。”
其次,是如何保证巨额民生投入不被虚掷和浪费,值得思考。过去在国家投资的一些经济大项目中,权力寻租等腐败行为触目惊心,往往事倍而功半,民生投入几乎是相似的运作模式,不能不未雨绸缪。
同样是今年的人代会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谈到民生问题时曾经表示,“民生问题解决不了与制度有关”。诚然,愿不愿意在民生问题上花大钱,这是认识和决心问题,而花了大钱能否收到良好效果,这的确是一个制度问题。要使巨额民生投入切实让民众受益,我们可以做的制度安排无非两点,一是尽快实行财政民主和预算公开,二是使监督力量真正发挥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