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徐元锋:别让乡亲们“感谢旱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27日07:23  人民网-人民日报

  旱情的面纱之下是贫困的伤疤。贫困导致了基础薄弱,人们没有抵抗天灾的能力,旱情才会如此严重。如果旱区群众家中有产业、出门有路子,生活还会如此窘迫吗?

  “乌蒙磅礴走泥丸”,是云南乌蒙山区山川壮美、豪情满怀的写照。不过,因为连续3年重旱,它的另一张面孔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关注:群峰耸峙,河谷深沉,村村寨寨掩藏在大山的皱褶里;粮食绝收,取水艰难,春到山寨却四处枯黄。

  因为媒体的报道,会泽县马路乡迎来了转机:修了路,新的水库也在建设中,单一的经济结构初步得到改变,政府也帮助村民走出深山,靠打工挣钱,各种基础设施渐渐增添——某种意义上说,村民倒还应该感谢旱灾,它一肆虐,倒促进了大家伙儿命运的改变!坏事在一定程度上倒变成了好事。

  然而,且慢高兴。因媒体报道而进入公共视野并带来改变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村寨,民生情况又如何呢?

  乌蒙山区是我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这里干旱、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石漠化面积占到1/6;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放眼望去,山坡上“望天田”多而森林植被少;这里一半以上的县城不通二级公路,有1/3的行政村不通公路,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13。

  旱情的面纱之下是贫困的伤疤。贫困导致了基础薄弱,人们没有抵抗天灾的能力,干旱情况才会如此严重。如果旱区群众家中有产业、出门有路子,生活还会如此窘迫吗?如果政府投入到位,地方上“缺什么补什么”,抗旱还会如此艰难吗?

  旱魔给我们提了个醒:必须拔掉乡亲们的“穷根”!

  把抗旱和扶贫攻坚结合起来,脱贫解旱,需要打好4场“攻坚战”: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生态修复、社会建设。有的山区群众一辈子都没去过县城,山货拉不出来,物资运不进去,要想富得先修路;山里适合栽核桃、种烤烟、搞养殖,贫困地区也有“拳头产品”,资源优势有待转化成经济优势;贫困地区要么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要么生态脆弱、人地矛盾突出,亟须“树上山、人下山”;没有人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不识字、没保障,发展就成了空中楼阁。

  扶贫脱困,既需要战术上的精准得力,也有赖于战略上的突破。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是新时期扶贫的最大特点。贫困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才是最大的“造血机制”。经过发展积累,这些地区整体发展的时机逐渐成熟。云南探索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次规划、整体推进、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整乡推进”模式,经过试点扶贫开发效果良好,正在全省推广。

  今年2月底,我国启动了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相信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乌蒙山将逐步变得“山高不足畏、旱情不足惧”,希望以后山里的乡亲们不再重复这样的抗旱故事——抗旱就是抗旱,不再成为改变命运的契机。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