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望歌:“诵读经典”只是教育权力一厢情愿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27日11:06  大洋网 微博

  作者:周望歌

  广州大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践与探索”近日摘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活动主要倡导者、原广州大学副校长、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表示,广州拟在1-2年内继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不但在高校,还将要推广至广州市各中小学。

  诵读经典不是什么新鲜事,如果说在高校文化建设成果中获奖,那是一种讽刺!新时代一日千里,新观念层出不穷,作为知识摇篮的高校难道精神“穷(尽)”得只剩下诵读经典了吗?现代社会思想丰富文化多元,不掩瑕疵的“经典诵读”却获此殊荣,这不是立起“经典”的牌坊来祭奠文化吗?

  何谓中华经典?不外乎就是老祖宗留下的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俗称“国学”,谈起国学,大陆人应该惭愧。倡导国学弘扬中华文化远远赶不上中国台湾。虽然几十年的政治纷争过去了,但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并未让中华文化隔绝。正好相反,台湾的文化才是很好地保留了我国的文化渊源,君不见,具有古典美韵的台湾歌曲响遍大江南北;在台北,闪烁的霓虹灯下尽见正宗的繁体字广告;即使在学校里,一句“先生”“小姐”的称呼更不会让大陆人无聊地联想到夜总会“先生”“小姐”之称谓;传统文化中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之精魂,像向日葵一样朝着人性美好的方向生生不息……

  有人毫不掩饰地吹嘘这就是中华经典的“春风化雨”,其实不然。翻开台湾的历史,你会知道今天的台湾并非是一朝一日所长,从威权时代到开放时代,经典不割断,但是作用有限。与其说台湾良好的社会风貌是“诵读经典”的结果,倒不如是现代政治理念的革新,务实的民主理念与传统的思想精粹更加相得益彰。

  在大陆,国学一直是有市场的,诵读成瘾。家长豪扔成千上万的培训费而不足惜,听说学校还要计入学分和成绩,华丽的幌子下是师生的怨气和负担。诵读经典是每一个人的自由,爱怎么诵读就怎么诵读,但是通过教育行政力量主导,大张旗鼓地在校园里大范围地推崇“念经”恐怕不妥。按照教育规律,教育行政力量干预越少,对于教育的副作用就越小。其次大规模地推广“诵读”,学校的投入和学生的开支上必然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至少需要书费吧);更甚的是,对经典诵读打不起精神的学生,挣扎在故纸堆里简直就是折磨,这不是一种浪费时间和精力吗?如果教育局长说奥数、围棋和打高尔夫球等很有用,而且还会陶冶性情,难道局长非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吗?国学亦然、对诵读有兴趣的学生可以业余学习学习,干嘛强迫每一位学生?

  国学的内容如何?实在不敢恭维。几千年以来,中华经典不断被诵读,铮铮良言培养的是臣民而非公民。岁月匆匆流逝,江山易色N代,中国人却走不出封建思想的怪圈,中国走出“历史三峡”貌似指日可待,又遥遥无期,这难道不是传统文化下的蛋。如果传统经典中有《国富论》《论法的精神》《契约论》《论美国的民主》等等,中国还在徘徊兜圈吗?当然,中国经典不是西方经典,所谓的中华经典大多文绉绉,简练至极,格言语录式的,就像现在的PPT一样,展示观点性的东西却毫无推理的过程,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这是不折不扣的洗脑,毫无批判力的学生往往误以为就是金科玉律,不容更改不容辩驳,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即可,敢问价值几何?

  比如《论语》中“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也就是说圣人赞叹颜回——每天一竹笼饭,一瓢冷水,住在贫民区一间破房子里,一般人忍受不了这种清贫,而颜回却能安贫乐道,淡然处之。在现代的解读中,这个典故被称为安贫乐道的典范,众所周知,在竞争的现代社会里,国家与国家在竞争,地区与地区在竞争,国人与老外在竞争,创造财富推动社会进步才是最大的成功见证,因而安贫乐道思想让人丧失斗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更可怕的是,有人还潜移默化地对追求财富创造社会价值的人嗤之以鼻……因而“经典”里的思想不经典。试想在高物价又缺乏社会保障的社会里,平心而论,没有财富如何过上有质量的生活,何况经济不独立,生活难自由,正如一学者坦言贫穷阻碍成长,年轻的时候要么多读书,要么多赚钱……在中华经典中,落后于人类发展的“经典言论”还有很多,需要保持一定的警惕。

  诵读中华经典,看上起很美。中华经典流传至今,美轮美奂、汗牛充栋,却往往没有多少道德力量让人杜绝私念革除社会陋习,没有多少文化鸡汤医治现代人的公共心病,更无多少思想精粹能够唤起推动社会革新的力量……如果中华经典既锻炼不了公民的思维,又无酝酿社会革新的力量,对于所谓推崇“诵读经典”,只是教育权力一厢情愿罢了!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