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胡杨
29日《广州日报》的一则关于烟草的消息,在网上产生了轻度爆炸性效应。消息说,在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官网上公示了科技进步奖名录,其中国家烟草专卖局推荐的某烟草研究项目,赫然在列,据称此研究成果为烟草行业增收上千亿。
一面是政府多个部门禁烟、限烟,连烟草广告都只能穿上马甲才敢露面,一面却又是推动烟草发展的技术研究荣登国家奖项之列,公开的限制与曲线的肯定,内在的矛盾使得香烟在权力逻辑里出现冰火并存的悖论,难怪短短的一条消息激起千层浪。此般类似打架的背后隐隐投射出香烟的某些权力倾向——— 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掌控着当下的烟草文化。这种逻辑如果继续延伸展开,会像孔雀开屏一样展现得色彩斑斓:在去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中,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当选,被舆论称为“烟草院士”;烟草经济财大气粗,在一些地方成为地方官真正的“衣食父母",左右地方的很多事务;公务消费是烟草消费里的一朵奇葩,香烟的“高富帅”成为公款追捧的美学方向;“不买对的只买贵的”使得高档香烟变成了迎来送往、关系排场的度量衡……豪华、高档、奢侈一度成为不少地方某种权力消费美学的时尚。
烟草背后的逻辑矛盾,恰恰反映出改革理想与利益格局的矛盾,也凸显了利益博弈时代下的某种困局。你看,我国2005年就已加入烟草控制框架的国际阵营,而烟草的危害也广为人知,以卫生部领衔的多个部委从不同方面出台了一些控烟的政策,民间控烟组织也是雨后春笋。可是,你再看,一些地方的烟草经济仍然是支柱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变革步履维艰。相反,无论是学术、科技还是其他行业,背后都有烟草看不见的手。既要顺应潮流,又不能打自己的孩子,就这样,很多公共政策在改革理想与利益考量中左右摇摆。甚至,烟草经济还不断渗入和腐蚀着公共生活,当年被网络曝光后落马的周久耕就是最明显的案例,那盒史上最著名的贵族香烟,俨然成了权力越位错位的最佳图解。“孟不离焦、焦不离孟”,谈及香烟,又不得不提到白酒的双面性。这边,在倡导节俭、拒绝奢侈、严禁公款大吃大喝;那边,以茅台为“带头大哥”的名酒,却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显示出“舍我其谁”的豪迈气与贵族气。一股越贵越有范儿、越奢越有味儿的风气,或者说消费美学,在不少公款饭桌上蔓延开来,甚至还有地方明知是假冒名酒也要假戏真做,要的是一种谁也不捅破窗户纸的“虚幻美学”面子,甭管它的里子是金玉还是草包。
所以,在刚刚召开的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总理温家宝提出今年几项重点治理工作,其中就明确提出“禁止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这番讲话加上之前总理“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的誓言,烟酒消费中的权力美学现象,在一段时间里可能会在舆论高度聚焦下出现某种凋落迹象。
烟草领域透露出的矛盾,是更多领域类似现状的写照。但在强大的利益追求、权力美学追求之上,是高悬星空的公平正义,是万千民众对理想与希望的殷殷之心。比烟草经济更重要的是正义追求的方向,比当下利益更重要的是给子孙后代谋得发展的广阔空间,这个道理,谁都懂,但要把道理变成行动,需要的是勇气和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