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徐立凡:与博鳌论坛同步的亚洲奇迹能否持续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05日00:00  北京青年报

  每年春季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不管主题如何变化,本质上都是寻求亚洲在国际格局中的定位,扩大合作领域,发出亚洲声音的时刻。今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是“变革世界中的亚洲:迈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主旨同样如此。

  亚洲能否在嬗变中的世界经济格局中顺势而为并有所突破,不仅将帮助我们判断“亚洲世纪”的预言是否会在未来成真,也将帮助我们为近年来发生在亚洲的增长奇迹作出定性:是可逆的昙花一现,还是不可逆的历史趋势?

  从经济表现看,近年来亚洲的经济增长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博鳌亚洲论坛成立的11年,也是亚洲经济高速发展的11年。11年来,亚洲经济占全球的比重已从27%提高到35%,亚洲经济增长对世界的贡献率也超过了30%。与此同时,亚洲在国际事务中的受关注度也在持续增强。

  经济增长给人们带来了足够的乐观情绪,这种乐观情绪因为近年来欧美经济的不景气而得到了更多的证据支持。因此,许多人开始憧憬新的世界政经版图,以及亚洲在新图纸上的比重可能会变得多大。

  但是,需要更冷静的态度。亚洲发展的前景远非一片坦途。从现实成就看,亚洲经济的增长并非出现了引领世界经济的新技术的结果,很大比重是西方淘汰产能向亚洲转移的结果,亚洲自身的内生增长动力还远没有开发。从权力体系看,亚洲距成为欧美的平等协商伙伴还路途遥远。无论是货币体系还是核心技术,仍需要依赖传统主导者。从发展前景看,随着人口资源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的逐渐消失,亚洲如果找不到新的发展路径,已经取得的成就,有可能快速被消耗。还要看到,地缘政治的热点地区,多集中在亚洲,这种局面也给亚洲未来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今年“迈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点中了亚洲发展的穴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需要对亚洲合作的前景拟定出切实可行的蓝图,更需要强化内部合作,找到内生性的增长动力。

  亚洲的合作,难走欧盟的老路。一方面,意识形态、经济形态、文化传统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亚洲的联合只能是开放式的而不会是欧盟式的,另一方面,欧盟当前面临的困难也表明,即使欧洲这种发展了60多年、黏合度最高、制度建设最成熟的区域合作形式,仍有可能面临危险。因此,最切合实际的亚洲合作形式,不是约束性的区域联盟,而是发散型的多元合作形态。这也就意味着,关于“亚元”等亚洲统一货币的构想,目前并不成熟。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亚洲合作空间的局限。亚洲拥有世界最庞大的外汇储备,最强大的制造业,最丰富的自然禀赋和潜力最大的市场,如果这些条件得以整合,那么亚洲的前景将不限量。

  在当下,尤为迫切的是加强能源、金融和自由贸易三方面的联手。由于亚洲经济同质化程度较高,经济的相似性较大,因此,在产业上出现互斥性竞争的可能较大。对冲互斥性竞争的唯一方法,就是提高合作级别。亚洲经济的主要领头羊中日印等国,无不是能源贫困国,只有能源贸易通畅,中国等国才能起到领头雁作用,带动亚洲经济雁阵式发展。因此,亚洲主要经济体需要强化能源价格同盟,争取应有的能源定价权。此外,2008年以来欧美连续发生的金融风暴表明,以出口为主导的亚洲经济面临很大的汇率风险。强化本币互换、本币结算等合作,是避免此类风险的可靠途径。建立更大面积的自由贸易区也是形势所需。特别是经济实力最强的东北亚。因此,中日韩自贸谈判,尽管注定艰难,也应加紧落实。一个更成熟和广大的市场,是承接亚洲巨大产能,避免外部危机的可靠保证。

  需要看到,比起其他地区,亚洲合作的前景会更多地遭遇地缘政治的影响。对待这一困境,没有其他办法,只能通过不断地寻求共同利益,减弱风险性因素。这既是博鳌亚洲论坛的最大意义所在,也是亚洲把握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所在。

  徐立凡(北京 学者)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更多关于 亚洲合作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