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社会的希望,我们不能总等到事故发生之后,才想到要查漏补缺……堵住制度设计层面的漏洞,健全监管机制,才能让营养改善计划坚持公益本质,进而成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德政。
□特约评论员汤嘉琛
去年秋季学期开始,由中央财政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惠及全国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学生的营养改善计划,已在一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展开试点。在半年的实践中,这项利民惠民的新政策,总体来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近期的媒体报道显示,在一些地方,经过多次走样与幕后操作的营养餐,或已异化为敛财工具。
根据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位学生每天将获得3元的营养餐补助,但某些地方和学校却未按规定执行。在广西那坡,学校将营养餐补助用于购买主要成分是“水”的水牛奶,供货商可在3元补助中赚取1元(当地解释说,偏远农村物价贵,1元钱除了利润之外,还有运费、装卸费等);在青海,有的学校将补助款采购火腿肠、萨其马等零食,有的学校一次性将一周的零食发给学生,有的学校则直接将2元钱发给学生(剩下的1元钱去向未明)……以此估算,每年不知有多少营养餐补助不知去向。
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固然可以斥责某些供货商缺乏“道德的血液”,连用于贫困地区学生改善营养的餐费也不放过。但是,既然那些人敢为捞取利益而罔顾良知底线,恐怕早就对各种空泛的道德批判免疫了。因此,当国家财政拨付的营养餐补助出现异化,我们在进行道德批判之余,更应进行制度层面的反思。
营养餐在执行过程中变形走样,充分说明营养改善计划需要更加具体的操作细则和规范。
早在国家决定每年拨款160亿元用于改善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状况时,不少业内人士就已经指出,由于操作细则的缺乏,各地的执行状况可能难以管控。从目前来看,有的学校采购牛奶和面包,有的学校采购零食,有的学校提供鸡蛋,有的学校则直接发现金,各地各自为政,确实消解了营养改善计划的制度善意,也为各种违规操作预留了空间。
如果不是媒体报道,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国家大力推行的营养改善计划存在的这些问题,这意味着,各地的营养改善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尚不够公开和透明,因而缺乏有效监督。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民间公益人士发起的“免费午餐”活动,这项完全由爱心人士募款而展开的慈善行动,为全国几十所学校的万余名学生改善了营养,但从来没有曝出任何丑闻。究其因在于,“免费午餐”团队及时将账目公之于众,并欢迎社会各界予以监督,以此保证每一分钱的善款都用到孩子身上。营养改善计划或许可以向“免费午餐”学习,以开放的姿态接受监督,用公开和透明提升公信力。
除此之外,营养改善计划作为政府主导的一项惠民政策,出现“缩水”和“变质”,恐怕板子不能只打在那些供货商身上。从以往的经验可知,如果没有暗箱操作,不良供应商很难顺利通过招投标环节,在出现问题之后也不可能轻而易举躲过责罚。这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关系,有关部门也应严查严惩。
孩子是社会的希望,我们不能总等到事故发生之后,才想到要查漏补缺。有良知的商家,不应该将坏心思用在孩子们的营养餐上;有责任心的地方政府,也不会让黑手伸向孩子们的营养餐补助。堵住制度设计层面的漏洞,健全监管机制,才能让营养改善计划坚持公益本质,进而成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善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