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不少地方的基层当政者维稳思维和手段趋于简单化,不善于以积极稳妥的方式处理不同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一旦出现群体性事件,立即上纲上线泛政治化。市场问题政治化,社会诉求也政治化。这样一来,自然要采取“硬方针”。人们常常见到的处理方式是,泰山压顶,不惜一切。结果是两败俱伤,群体事件一时压下去了,可是积累了更多更深的矛盾,导致人心尽失。
诸多学者指出,30多年来,中国出现了经济发展不断突破,社会管理刚性落后的极大反差,导致社会问题凸显,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冲突加剧,社会风险激增。有鉴于此,中央在2011年提出了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希望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加强法治、政务公开、民众参与、增进保障、协商对话、破解难题等方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其中,如何化解群体性事件,是考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为什么有些地方的基层官员硬是把利益问题升级为“反对政府”的政治问题,一味“堵”和“压”?一个原因是思想深处没有认同“权为民所赋”这一现代社会的根本法则,把自己当作老爷,视民众为奴隶群氓;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掩盖官员贪腐黑幕,逃避追究。这就牵涉到查处干部的问题。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理中,这是一个难点。
乌坎事件爆发后,腐败村官立即逃之夭夭。省工作组经过调查,发现乌坎村第五届村委会选举过程中存在舞弊行径,遂宣布这次换届选举无效,并开始筹备选举新的村民委员会。让大家眼睛一亮的是,在这一短暂过渡期间,工作组承认村民自己选出的“临时理事会”是合法的,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多年来,官员们对自发的群众社团和社会组织视若洪水猛兽,已成为思维定势,结果是政府包办一切。可政府哪有那么大的精力、能力和财力?民众缺乏社会组织的沟通、疏解、帮扶和救助,也只好统统躺在政府身上。一旦政府信息失灵有所疏忽,或者鞭长莫及处理不当,再加上官僚主义和腐败,各种不满就会滋生发酵,酿成事端。
提到社会管理,恐怕一些官员脑袋里想的就是单向控制,维护“政绩”,维护某些干部的权位,而不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民生福祉。广东省工作组对乌坎事件的处理,给他们上了一课。
社会管理创新的灵魂,是尊重公民权利,是增进而不是损害公民利益。政府应当做的,是营造公平、正义、协调的社会关系和法治环境。
乌坎事件的标本意义在于,它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广东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代表,乌坎事件的处理方式理应成为研究的范本。乌坎事件的最终处理,摒弃了打压和刚性的陈旧思维,给全国各地处理群体性事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有学者说,乌坎事件的意义,不亚于改革开放初期小岗村的承包试验。人们希望,这次事件的处理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制度化的第一步。
(作者马立诚,摘编自2012年4月16日《学习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