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正在进行的公车改革引人瞩目,此前,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彪提出:要严格执行市级机关车改有关纪律规定,不准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车辆等“四不准”,“这是‘底线’,也是‘高压线’”,要杜绝那种“补贴照领、公车照坐”的现象。据披露,这次车改将涉及105个机关单位、207个事业单位,涉改人员1.2万多人,全市超8成、共1400多辆公车将被拍卖处置。(4月22日《钱江晚报》)
温州车改力度之大,直追此前的“杭州车改”,其货币化“赎买”的特色也大体上与“杭州车改”一脉相承。这也是此前一些舆论呼吁给温州车改一些掌声的原因所在。
不过,仅有掌声还远远不够,更不能据此就认为完事大吉了。温州车改不能停留在行政力量的强推上,更不能过于专注于“赎买”,还应该在制度化的路径上有所作为。
首先,市长的强硬可以是车改推动的决定性因素,却非保证车改顺利落实的制度性因素。温州“四不准”所针对的现象,并非当地独有,此前很多地方都曾出现类似的倾向:车改以后,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车辆;接受企业捐赠车辆;对外出租出借执法执勤用车;将执法执勤用车用于上下班或作为领导干部固定用车……这些现象也都是在严厉的车改禁令之下孳生出来的,凡此种种,一方面可见禁令之不足倚恃,另一方面,也与制度化不够颇多关联。
也即,既然预见到车改之后,可能出现“补贴照领、公车照坐”的情形,则应该有针对性的设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并公诸于众,接受社会监督。这也难怪公众不买账,这些年来,在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中,“不准”之类的限制性规定并不鲜见,而敢于作奸犯科者依然不绝如缕,根源就在于很多禁令往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真正落到实处的并不多。
其次,“赎买”可以是一条路子,但不能过于依赖“赎买”,甚至有意无意地以种种理由放宽尺度,如此“大方”,难逃滥用公共财政的讥刺。温州车改后据说将节省15%的支出,喝彩者以为这就是车改的成功之处,节约更多的财政支出,有效遏制了腐败。这样的算账方式难免糊涂,第一,这个节省15%支出的前提,是认为眼下的公车支出是合理的、无可置疑的;第二,那些花掉了的公车消费,依然是一笔糊涂账,没有公开,也缺乏监督。
这样讲并非求全责备,更不是在刻意计较改革过程上的瑕疵,必须明确的是,公车改革的目标不是讨价还价,更不是“赎买”,公共财政的钱不能用来赎买公共权力,更不能做交易。公车云云,不过是公务人员为社会公众履职的工具而已,公务人员可以使用,但并非因其使用就改变了公共属性。如果忽略了这一点,这样的改革必将变味,成为民众为官员买单的福利盛宴。
公车改革本来就是一次利益的调整,是公权力对于民众呼声的一次积极回应。地方政府应该下决心祛除那些不当利益,以坦诚的、负责任的态度改变公车靡费的现状。说到底,财政的公开透明才是所有改革的根本。
胡印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