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胡印斌:民主并不遥远也不深奥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0日08:56  珠江晚报

  2008年,留美学人袁天鹏带着自己翻译的《罗伯特议事规则(第10版)》走进安徽阜阳南塘村,这辈子没少开会的中国农民开始“学开会”。那本582页的著作对如何提出议事事项、如何听取和发表意见、如何提出动议和如何表决,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几年下来,南塘村开始有了一些变化,来自大洋彼岸的议事规范正在一点点改变那些乡下的农民,民主原来并不遥远,也不深奥。(5月9日《中国青年报》)

  这一案例足以证实,平等、民主、尊重等等诉求,其实置身于每一个人的内心,一俟激发,就会自然流露。

  可见,学学开会,就是民主本身。

  民主从细节开始。一次成功的会议到底应该是怎样的?除了既定目标的实现之外,会议组织方面的程序性问题也十分重要。每一个参加会议的群众,都是某一方面利益的代表者,其权利诉求都应该是平等的。那种动辄将参会者视为“沉默的大多数”的做法,不仅不可能真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也不可能实现实质上的正义。

  南塘村村民在一开始接触“罗伯特议事规则”的时候,其实并不了解这一影响深远的民主规则,他们只不过是在本能的驱使下,表达、进而主张一下自己的意见而已。然而,正是这样一种对于个体权利的主张,正是这样一种对于别人主张个体权利的权利的尊重,才一点点形成各自权利的边界,也才使得“程序正义”有了实现的语境。这种对意见的坚持,以及对于规则的认同,看上去似乎是无足轻重的细节,却正是一种难得的民主实践。

  看来,民主并不高深,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都具有践行民主的潜质,都不可能、也不应该被排斥在外。哪怕他缺少教育,文化程度不高,哪怕他缺乏民主的基本训练,哪怕他长期以来习惯于被人漠视、忽略,也并不妨碍他获得平等和尊重。民主是可操作的,并不是多么高深莫测,也不需要什么限定性条件。只要根据一些大家共同认同的规则,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去实践,就不会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

  南塘村村民从懵懵懂懂地“被开会”,到能主动打破既定规则的发言,这意味着某种革命性的变化。你能想象,长期以来在各色会议中深自敛抑的民众,有一天居然站起来说不吗?从“听领导的”,到既听领导的,也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不啻有千山万水、千年万年的穿越感。

  胡印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