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云:美国不应被莽撞盟友绑架

  一个月来,菲律宾围绕黄岩岛制造的一系列闹剧,表面上看似中菲之间发生的摩擦,但谁都知道背后有美国的影子。更让人吃惊的是,菲律宾总统在美国的亚太盟国最高领导人中,首次在公开讲话中挑明美国的存在使得中国不会动武。菲外长近日又称,美将保护菲在南海免遭任何形式的攻击。在吃惊的同时,人们不能忽视的重要情况是,美国其实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困惑,其来源不全是因为自身在这里有重大利益,而且是为所谓的同盟“公信力”(credibility)所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近70年时间里,美国在全球建立了广泛的军事同盟网络。这些盟国为美国的前方军事存在提供基地,为美军提供战时后勤补给,为美国的军事行动提供支援,成为美国的全球支配战略的重要支柱。如何维持这个同盟网络,便成为历届美国总统和战略家们不变的课题。在他们看来,该网络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如果美国不能在发生军事冲突时及时保护盟国,就会引起盟国对美国的同盟公信力的怀疑。

  这个逻辑看上去很有道理,但问题在于,这种“同盟至上”的心理,很可能被心存一己私利的莽撞盟友所利用,从而让美国被迫卷入不必要的冲突甚至战争。在亚太地区,美国在冷战中已经有过多次惨重教训。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卷入朝鲜战争的原因之一,正如国务卿杜勒斯所说的那样,是为了“保护美国的公信力”。15年以后,约翰逊总统延续了同样的逻辑,他说:“如果我们对于越南的命运放任不管,(盟国对)我们的承诺的价值将会怀疑。”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对于同盟困境的逻辑是:为了不让盟国抛弃盟约,就要显示公信力;而为了显示公信力,就有可能卷入昂贵的战争。目前的黄岩岛局势,菲律宾难道不正是在挑战美国的心理底线吗?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美国如何在同盟困境中不断地权衡得失,而在于美国必须放弃冷战时期的思维方式,更多地将道义的因素加入到所谓的公信力的考量中。只想着延续同盟,而不管盟友的要求是否合理合情合法的超现实主义做法,在后冷战时期的今天是落后于时代的。

  美国需要考虑的公信力,应当是超越双边安全框架本身的更高层次的公信力,这种公信力本身应当是符合国际法、国际惯例和国际规范的,应当是有利于问题的和平解决的,应当是有利于紧张局势缓和的,这样的公信力才是有生命力和可持续的。

  狭隘的公信力思维只会限制美国的战略思维,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甚至引发不可预测的严重后果,这对于美国来说无疑将会是双输的结局。只有遏制盟友的过激言行、无理要求,把制止盟友胡来当作同盟公信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所收获的战略利益才会是长远的。

  美国已经表态,不会在南海问题上“选边站”。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积极信号。更重要的是,美国应不为所谓的同盟“公信力”所困,不要向盟友释放错误信息。

  (作者为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 相关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