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付小为
自昨日起,北京市将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清理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工作的“三非”外国人,并对构成犯罪的外国人追究刑责。
据北京警方介绍,北京每日实有外国人已近20万人,居住地遍布全市所有行政区县。与激增的外国人数量相应的是复杂的人员结构,这使得“三非”问题日益突出,适度、合理地清查、整治确有必要。
北京的“三非”问题只是一个缩影。中国的快速成长,国家开放性与包容力的增强,大量的外国人涌入是一个必然,也是一种趋势。北京的问题,相信同样存在于开放与发展程度较高的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即使是对其他更多城市来说,更多的外国人到来也不再是绝对新鲜的话题。它意味着,“三非”问题可能在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正视“三非”,清理“三非”,是把这类问题纳入到正常的法律规范之下,类似的正常化处理方式也理应为其他地区采纳。
近现代以来,中国人对于外国人的态度有着微妙的变化。从好奇、围观,恐惧、排斥,甚至一度以贴敌我标签的方式分而处之,其中不无特定历史和时代背景因素。时至今日,面对外国人,不论是民间还是官方,一种似有刻意的好感与善待总是挥之不去。称境内外国人作“友人”、表现出格外的热情自不待言,更有甚者以认识和结交“外国友人”为傲,仅仅因为一张洋面孔,似乎就能受到特别的优待。大部分官方机构也保有类似的态度,或许初衷不同于普通人,但格外友善,乃至超国民的友善并不少见。某种程度上,一种不倾向于认定外国人“有问题”的心理导向,在处理“三非”行动的姗姗来迟上实有隐现。
对外国人的非正常化态度,还可以延伸至中国人在国外的态度上。公众场合的喧哗、夸张的举止,以及近年来“扫店、扫街式”的购买力“展示”,引来了不少负面评价。两种态度看似千差万别,张扬地岔向两个极端,却都不能跳脱出国人自己不够自信、自在的心理原因。
从国家层面说,一个国家如何对待本国国民决定着如何对待外国人;从国民层面说,国民对待外国人的心态,最终来源于国民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己。
走在国外街头,迎面而来的陌生人的善意微笑,你不会认为那是一种习得的、“专属”给外国人的友好,因为陌生人间的相互微笑示意是人与人之间、常态化的友好表达。而走在国内街头,陌生人之间的互不关心、漠然是一种常态,于是,对外国人的友好反而显得突兀,或者至少是反常的。“态度差”背后,是不经意地、融入到行为模式里的待人有别。
对大多数国人而言,平视他人好像已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自觉地高看外国人是一种表现,见到上级、长官条件反射式地微笑何尝不是另一种表现?因此,处在不同社会位置的人,常常处于时而仰视、时而俯视的状态,并伴随着相应的情绪、态度的变化。人与人本该有的真诚、自信、情感流露被不由自主的“计算”应对所取代,也更不必谈从情绪、态度上推己及人而来的谨守公共礼仪了。亦可见,在国内“失去”自信优待外国人,与在国外“找回”自信大力“血拼”是如此一致。
从这个层面来看,反思对外国人态度是一个小小的切口,更值得我们努力的其实是,如何改变社会管理模式、国家对待国民的方式,来让本国国民在自己的国家获得一种平静、安然的生活状态,以及一种自信、舒展的生活心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