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韩涵:工业盐水酱油风波仍有疑团待解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6日09:43  新京报 微博

  为什么海天公司会容忍一家山寨企业在其家门口傍自己的名牌呢?

  一则“购760吨工业盐水,制成上万箱酱油”的消息,让佛山老字号海天调味品公司身陷困境。尽管当地主管部门随即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用工业盐水生产酱油的,是高明威极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但威极公司与海天公司之间的关系,却引起了诸多质疑(5月25日《南方都市报》)。

  据悉,海天公司旗下有一种酱油的子品牌叫作 “威极”,为何会出现如此巧合?海天公司称,海天的“威极”品牌早已有之,威极公司是想傍大牌。然而,威极公司与海天公司相距不过数公里,为什么海天公司会容忍一家山寨企业在其家门口傍自己的名牌呢?这十多年来,海天公司为何没能制止威极公司的侵权行为?

  2008年7月《南方日报》的一篇报道称,威极公司负责人何先生表示,高明区的调味业可以围绕海天做大文章。“海天作为一家大型企业,有些小的生产环节可能兼顾不来,这可以外包给像威极公司等周边的一些中小企业去做。海天负责技术指导,中小企业供应给海天再贴牌销售。”

  据此,威极公司虽然在傍名牌,但似乎不见任何做亏心事的胆怯与低调,反而在报纸上高调发声。所谓的“贴牌销售”,究竟只是威极公司一厢情愿的单相思,还是一不小心掀开了某些内幕?

  此外,广州当地媒体还通过威极调味品公司所竖立的户外广告牌上的一个电话询问 “是海天酱油的生厂商吗”,对方也给予了承认。种种迹象表明,两者之间似乎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威极公司用老字号旗下品牌名称注册,却获得了当地政府的批准。2003年,威极公司就曾因为采购10吨无合法来源的私盐被查,结果安然无事。2008年,这家有着劣迹的小山寨企业负责人,却能在省一级的党报发声。在卷入毒酱油丑闻之初,威极公司不但得到了不点名的待遇,相关部门在查处时也似乎手下留情——一开始只是查封了问题产品以及两个露天水池,工厂仍然正常生产,直到一个多月后舆论关注,才责令其停产。可见,这个威极公司实在有些不简单。

  应看到,对涉事企业的澄清,并不意味着毒酱油风波就此了结,对于这场风波留下的种种疑团,海天公司和当地政府,需要给公众进一步的解释。

  作为海天公司,应当说明为何对威极公司如此“宽容”,是因品牌保护的意识差,或是有其他原因,海天公司既然一口咬定不存在“贴牌销售”,那么不妨亮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作为地方政府,有必要解释一下为何对威极公司“厚爱有加”,媒体已发现,威极公司确有贴牌生产的行为,那么这样的贴牌生产涉及的企业有哪些,其中海天公司有无卷入,对此,地方政府应调查并公布结果,回应公众的疑虑。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