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孔令涛:南海争端求解,不妨问孔子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31日07:18  环球时报 微博

  孔令涛  王  坚

  2000多年前,孔子在齐鲁会盟中,解决齐鲁领土之争的举措,对处理如今的南海问题很有借鉴意义。

  当时,在鲁国任大司寇的孔子治国有方,鲁国的商人讲诚信,百姓守礼法,社会秩序井然。齐国据此认为,鲁国会对齐国造成威胁,打算借召开齐鲁两国会盟之名,伺机胁迫鲁君。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与齐景公在夹谷相会。齐鲁两国国君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会盟开始后,齐国官员以表演异族风情为名,让夷人手持刀枪剑戟,蜂拥登台,致鲁定公于危险的境地。孔子立刻登台,严厉地指出:在正式的外交场合,怎么可以用野蛮人的乐舞,难道是在宣扬野蛮部落对中原的侵略吗?齐景公自己感觉到失礼,挥手令夷人退下。

  齐国官员换上齐国的宫廷乐舞,侏儒小丑鱼贯上台。靡靡之音和轻狂乐舞一出,孔子站在“义”的高地,果断地说,迷惑诱导诸侯国国君的行为是不可容忍的,一定要严惩。齐景公知道自己输在“义”上,向齐国官员抱怨说:鲁国官员用君子之道辅佐国君,而齐国官员却用野蛮之道教化国君。当齐国方面提出齐国出境征伐,鲁国必须出三百辆兵车跟随,否则就是破坏盟约。孔子回应说,如果齐国不归还侵占鲁国的汶阳等地,那也是破坏盟约。无奈之下,齐国只好将汶阳等土地归还鲁国。

  在齐鲁会盟中,孔子深明大义,以礼服人,解决了齐鲁两国的领土争端。在南海问题上,我们对菲律宾更是应该晓之以礼,晓之以义,以免南海周边一些国家越滑越远。

  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为国以礼,礼让为国,无论是个人之间还是国家之间,都需要以礼相待。而以礼相待的背后,是主动的应对,是坚定的底气,是自我的信心。这正是我们目前处理南海争端时必须有的。

  参照2000多年前的案例,笔者认为,中国目前至少可以学到三点:一是不回避争议,就像鲁定公主动参加夹谷相会那样。中国通常讲“搁置争议”,但到底要搁置到什么时候?有没有时间表与路线图?否则南海声索国们就会以为中国是等强大以后再收拾他们。

  二是要有一以贯之、非常清晰的“礼”与“义”。比如,南海的九段线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鼓励“共同开发”,但共同开发的“礼”与“义”到底是怎样的?共同开发该怎么分配利益等?这些现在看上去都不清晰。

  三是要有足够的信心与底气。南海问题复杂,有不少法律、历史、海洋、地理问题,中国人都还很模糊,或者知识很混杂。对此,咱们必须要加大研究力度与传播攻势,把模糊的问题明朗化,把混杂的问题简易化,这样,在争端解决中就能更顺畅。

  许多时候,老祖宗的智慧是无穷的。这是我们这个民族能绵延几千年的根本原因。现在周边的问题很多,一些人求诸于西方思想,其实不如问问先人,从古人的智慧中寻找启发。或许那样,中国崛起的未来之路可能会更平坦一些。▲(作者分别是孔裔国际教育集团总校长、顾问)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