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少华
《环球时报》6月29日社评《反腐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攻坚战》,似乎表现了一种矛盾的态度:一方面,如标题所示,它高度评价了反腐败对于中国发展意义,在文中强调“民间须坚决加强舆论监督,提高官方推进反腐败的动力”;另一方面却强调“腐败在任何国家都无法‘根治’”,以及在中国反腐尤其困难: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官员工资较低;而“给官员大规模提薪,中国舆论断不会接受。”另一个原因是“整个中国社会现在都有些‘潜规则化’”———这似乎意味着整个社会的“腐败”是官员腐败的一个原因。
这也对应着这篇文章为反腐成功设置的条件:反腐败不完全是能够“反”出来的,也不完全是能够“改”出来的,它同时需要“发展”帮助解决。它既是腐败官员自身的问题,也是制度的问题,但又不仅仅是。它还是中国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问题。
所谓“综合发展水平”的问题,这个概念表达得比较含糊,它既可能对应着随着人民观念的改变而接受像西方国家那样给官员高薪;也可能意味着整个社会、其他主体的普遍廉洁化。
可能正是因为意识到这些话可能造成读者的误解,社论特地在文中表明立场:“写这些话,决不意味着我们认为反腐败是不重要的、可以拖延的。相反,我们认为反腐败确应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它也是整个国家的共同追求。”
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反腐是“要解决的头号问题”,但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却是其他问题的解决。用该文的话就是:“它的胜利同时取决于其他战场上对各种障碍的肃清。”
这篇文章对反腐的矛盾态度还体现在一种结构意义上的修辞效果,比如这样一个转折句式:“民间须坚决加强舆论监督,提高官方推进反腐败的动力。但民间也要在大道理上理解中国无法在现阶段彻底压制腐败的现实性和客观性,不举国一起坠入痛苦的迷茫。”
这个由两句话组成的句群,被“但”这个转折连词分成了两半。前一半明确表达了对反腐的坚定立场;后一半却为彻底压制腐败的可能性做出了保留。但是,对转折连词长期经验形成的语感告诉我:“但”字之后才是作者所要强调的。而“但”字之前的内容则往往只是为了平衡表达,提及事物的另一面。文章的倾向在“但”字之后。
这篇社论中还有一句话值得注意,即跨越第二、三段的一句话,我把它连上:
“中国很可能是当前亚洲‘腐败痛苦感’最突出的国家。这跟中国‘为人民服务’的官方政治道德在全社会深入人心有关。”这句话的意思似乎是:中国并不是实际上最腐败的国家,因此也不应是“腐败痛苦感”最突出的国家。之所以这样痛苦,是因为我们的民众受“为人民服务”的这种官方政治道德的影响,对政府的期望比较高。若如此,我觉得这个观点非常容易产生争议。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固然可以用“为人民服务”来表达,但也可以用“主权在民”等另一套话语体系来表达,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而不在于语言本身。我们不可能在“为人民服务”这种政治道德的基点上退步,因为它本来就并不是特别高的政治道德,而是现代国家基本的政治道德。
其实,谈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比如反腐的重要性和反腐的困难,也许谈不上是“矛盾”。重要但有困难的事情太多了,但是,如果一篇文章的真正重点是强调其困难,或者不可能,却在标题上是正面表达其重要性,这就使我感到有点矛盾了。矛盾不在事物本身;而在表达中体现出来的我们的态度和倾向。
虽然对这篇社论对反腐的矛盾态度,我不是很能接受。但是,它积极回应社会焦虑,它对社会心理的敏感,还是值得肯定的。
(经作者同意,摘自作者博客,标题有改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