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雪 (财经评论员)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药业,最近正陷入是非。日前英国媒体报道,罗氏药业因隐瞒1.5万例死亡和6.5万例不良反应报告被英国监管部门紧急调查,涉及8款药品。事件一出,国内沸沸扬扬,负面声音一片。据悉,这八款药品中有几款在中国销售多年,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也表示高度关注。
笔者觉得此事应该引起重视,但是在原委尚未查明之前,不必过度恐慌。从宏观的角度而言,笔者认为,仅仅将其归咎为跨国公司行为不端之类,并不有助于理解事情的复杂性。平心而论,医药行业在救死扶伤之余,堪称暴利行业,也正因此,欧美每款新药上市都面临诸多条件,对于不良反应的监控不可谓不严密。
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为例,这一监管机构人员由医生、律师、药理学家等诸多专业人士组成,每种新药都需要向FDA证明其安全性,其标准可谓世界标杆。饶是如此,FDA的从严要求也有其历史过程。在二战之前,FDA标准并非很严厉,但是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一家德国公司的新药在世界各地畅销,也在FDA提出申请,正将通过的时候爆出很多不良反应丑闻。因流程设置,FDA阴差阳错获得了很多赞誉,进而影响到药物安全的诸多法案陆续出台,使得制药公司需要提供很多证据来支持没有不良反应,甚至在上市之后仍有不良反应跟踪。
这一变化,一方面使FDA获得很多肯定,另一方面也遭遇不少业内挑战,比如使一款新药的制造成本以及上市周期增加,使得很多病人可能因此失去生命。由此可见,安全与效用,并不总是可以同时达到最大化,尤其在“神奇”生物药流行的今天。
回到罗氏案例,涉及的药品不少对治疗乳腺癌、肠癌、肝炎等疾病有效,这些药品对于病人的意义可想而知。此前,不少医药公司都被曝有药品因副作用而退市的消息,比如默克公司的止痛药万络就曾因可能引发心脏病和中风而被处以48.5亿美元巨额罚金并最终退市。这不仅使得公司的股价深受影响,而且可能使得药品研发的成本和周期加大,也会潜在打击制药公司的研发热情。
羊毛出在羊身上。新药推出仍旧依赖于制造公司的研发。如果制药因为审查过严而需时过长,那么必然延缓新药的研发与推出,许多本来有可能得到医治的患者或许抱憾终生。
在严格监管以及鼓励出新之间,医药界尤其需要平衡的智慧。也正因此,对于药品尤其是比较复杂而又疗效明显的特效药的副作用,消费者一方面要报以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也需要理解副作用的必然性,正如中国老话所谓“是药三分毒”。
反观自身,我们不仅需要关注罗氏事件进展,更需要关注中国医药审查以及医疗事故赔偿的制度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