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使之死暴露美国痼疾
美国打开了一些中东国家“变革”的大门。但与此同时,一些反美势力也借机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在“9·11”事件11周年之际,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斯在班加西的反美抗议中遇袭身亡。闻之,世界舆论出现不同反应:有的震惊,有的幸灾乐祸……
有一点必须毫不含糊:根据国际法的原则和精神,对外交机构和外交人员的袭击,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和目的,发生在哪个国家,针对哪个国家,都是不可接受的。国际社会理应强烈谴责这种针对外交人员的严重暴力行为。除此之外,围绕美国大使之死,人们的立场和看法多种多样。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会这样?接下来会怎样?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事件发生当天的讲话中说:“今天许多美国人都在问,实际上我也问我自己,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这怎么会发生在一个我们帮助解放的国家?发生在一个我们帮助免于被摧毁的城市?”
但希拉里·克林顿接下来的两句话泄露了天机,“我曾派史蒂文斯同利比亚反对派保持联系”“世界需要更多的史蒂文斯”。
前一句反映了美国插手中东,推动“阿拉伯之春”的政策和行动;后一句反映了美国在世界范围干预别国事务的战略和雄心。
在“9·11”事件后,美国为了巩固和扩大在中东地区的影响,除了继续依靠其铁杆盟友以色列外,推出了大中东计划,试图通过把美国的民主、自由和人权价值观推广到中东去,对中东进行改造。似乎一个国家一旦实现了美国式的“民主”,该国的政策选择就会符合美国的利益,该国的民众就会亲美。
但美国的政策设计暴露了美国政策的短板,或者叫痼疾:美国的地区和国别政策往往搞双重标准,搞拉一派打一派,特别是对一国国情选择性失明,导致美国设计的政策经常水土不服,甚至适得其反。美国在中东长期奉行的扶持以色列的政策为自己树立了大量敌人,反以力量同样把美国当作了敌人。一些伊斯兰极端势力更把美国当作西方异教势力的代表和眼中钉。
美国依靠自身实力和中东一些势力、国家的配合,打开了一些中东国家“变革”的大门。但与此同时,一些反美势力也借机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甚至掌了权,奉行的对外政策令美国有芒刺在背的感觉。
很显然,美国今后在中东的日子不会太平。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干涉政策虽然也许一时一地为美国能够争得利益,但给自身带来的麻烦也会如影随形。
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力量诚可贵,霸权要不得。只可惜,美国也许明白这个道理,但要主动放弃霸主的地位和一身霸气,难上加难。因为,美国仍固执地认为“世界需要更多的史蒂文斯”。
相关报道见今天A25—A30版
本报特约评论员贾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