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峰
莫言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创立以来第一位获奖的中国籍作家。虽预测在前,但消息传来,国内反响仍很热烈。昨晚以来,从网络到街巷,谈论者不止于文学界。文学是人学,其在精神生活领域的确具有广泛的关注度。
我们祝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一位中国作家作为文化生产者的荣光。主办方的授奖理由是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的确,莫言笔下那个“高密东北乡”的风云变幻,故事主人公眼中色彩的明亮跳跃,无不源自一个写作者思考历史和现实、观察社会和自身时丰富而敏锐的内心感受,日益鲜明地体现出作家首先是一个“人”的写作基尺。站在人的立场,讲述人的故事,关注人的命运,是不分哪一国家、哪一民族的文学永恒主题,也是一切文化作品能在更大范围内被更多人接受和认同的力量基础。以人为本,在中国正日益成为文化建设宏大工程中的共识。从这一角度看,我们的每一位文化工作者或许都可以从莫言获诺奖中得到一点思悟。
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展现出孕育作家和作品的这片土地的伟大。文学之树,植根于生活的厚土。获奖后的莫言感言“最想感谢这片土地”,说出了一个作家对于作品生长源泉的清明内省。当代中国社会,取得了人类发展史上罕见的进步,又正在经历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为文化作品的创作和生产提供了丰厚和鲜润的土壤。一个血液中流淌着优秀文明历史基因的大国,当然不仅应是物质生产的大国,同样也应是文化生产的大国,才能匹配于当今这个时代。当世界把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之时,一位中国作家获得国际性的声誉,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学乃至文化创造力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提升,更是中国文化完全可以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一个新例证。
有人感慨,中国人每年都要为诺贝尔文学奖纠结一回,如今可以就此打消了。其实,与其谈论情结打消与否,不如说这次文学奖真的来了,倒是可以使得我们更加平和地审视自身、更加从容地应对外部评价,就此获得一种新的视角。得不得诺贝尔文学奖,只是评价中国文学与作家成就的外部视角之一,莫言自身也坦言“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文学的价值,最终还是要到人民与历史的评价中才可找到。我们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进程和成就,不会因为我们的作家没得上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而被别人轻视和忽略,也不会因为一位作家一朝得奖而被突然拔高了一大截,甚至可以宣称“复兴就此完成”。我们需要眼光向外寻找比较的标尺,但不可忘记前进的根基须臾难离脚下的实地。但愿莫言得奖后,那种习惯于拿外物来量己、总渴望从别人眼中找自信的心态,能随着所谓的“诺奖情结”一道祛除。
据说,这几天里,国内有不少记者蜂拥而至约访莫言,但言谈之下,其实大半都没读过莫言的任何作品,作家只能报以无奈的苦笑。这不禁让人想起鲁迅当年所说的“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那句话。自然,与“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那个时代相比,中国已经极大地变了。但先生批评的“国民虚荣”及盲目跟风、热炒自夸等种种衍生物,是否也已经完全绝灭了呢?莫言得奖,我们高兴,但更需要的可能是一种清醒和从容,一种自信和坚定。因为我们离一个文化强国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