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深港一体化的东风,深圳与香港在高等教育上展开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已经开始结出果实。10月1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开工仪式在深圳龙岗大运中心正式举行,而此前已有消息传出,最快将于明年开始招生。奠基仪式上,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朱小丹,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和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等官员的一齐出现,也折射出两地政府对于合作办学项目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合作办校项目的促成当然有其内在的原因。对于深圳而言,城市本身的经济地位与文化教育地位差异极大,当地需要通过创办几所一流名校来增加城市的精神底蕴。当然,高水平大学所输出的大量人才对于城市发展的贡献,自是毋庸置疑。而对于香港而言,寸土寸金的现状限制了各个高校在空间上的发展,深圳方面豪爽给出3000亩办学用地,可谓正合其心意。而地理位置上的相邻优势,以及经济交流的全面深入,使得香港的大学落户深圳已成水到渠成之势。
深圳有深圳的打算,香港有香港的考量,两座城市、两所学校一拍即合,最终基于的是对于发展前景的期待,体现出来的可能是具体的利益与现实。而对于内地关心高等教育,乃至关心民族命运的公众而言,港中大落户深圳,承载着重塑中国大学精神的煌煌重任。而与之肩负同样重任的,还有这座城市里的另一所惹人瞩目的新兴高校——— 南方科技大学。只是与港中大(深圳校区)不同,南科大是由内地自身力量所推动,不存在外来引进高校现象;而与港中大相同的是,南科大也试图求索在中国大学的现代大学精神,即独立自主、学术自由。
大学精神之于时下国人而言,与房车等物质相比,恐怕显得过于抽象。但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座城市而言,大学是聚集独立思想者的象牙塔,是滋养民族魂魄和精神遗产的场所。甚至于,如果要去追溯大学兴起的历程,便可轻易发现“未有国家,先有大学”的现象。当然,回到中国语境,国家的观念历来深植人心,现代大学的发轫和兴盛也是伴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路线进行。不过,这并不影响大学精神在中国的落地生根,20世纪上半叶曾出现一大批孕育了本土大学精神的高校,“五四”时期的北大、30年代的清华、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正是这些高水平的大学,向当时乃至后来的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
今天,我们虽不能将大学精神拔得超出现实的高度,但即使是功利地从利于城市、国家的角度看,恢复和重塑中国的大学精神也显得格外的迫切。而尤须指出的是,要想保证一所大学的创造性,就必须要保持她的独立性。基于此,港中大(深圳校区)所采用的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及在财政上保持独立,都有理由让我们相信,这一引入外来高校的办学模式,对于塑造中国大学精神将有着可期的图景。
与南科大所面临的问题类似,港中大落户深圳需要直面的第一问题便是如何去除内地高校盛行的“行政色彩”。这种“去行政化”的任务,可能不仅仅是要重新梳理学校内部的机构设置,还需要能够和政府的教育机构实现对接。即在大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学校的小体制需要能够有效与外界对接并且顺利运转。毫无疑问,以特区优势发家的深圳需要给这些高校特殊的待遇,拓宽制度上的空间是不可或缺的。
深港一体化的背景下,两地从经济到文化,再到教育的融合变得顺其自然,而与之前港大医院落户深圳不同的是,香港的大学落户深圳触碰的不仅仅是技术合作上的难题,而是涉及到了教育体制、观念上的碰撞。如何确保港中大所秉持的办学制度和理念大抵不变,将在根本上决定港中大落户深圳之举能否取得成功。而这一目标能否最终达成,或许未来几年就能出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