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一生,短暂却不失丰富,那些各异节点的体悟与经历,无忧的童趣,青葱的稚气,追逐的忙碌,以及暮年的温馨,最终都会归于记忆,归因于生命的魅力。有没有想过那样一个场景:有一天,所有曼妙或者曾经艰危的点滴,再无法想起……
阿尔茨海默病,极尽生涩的一个医学专业名词,日常生活中被习惯性称作“老年痴呆症”(尽管,它与“痴呆”没有任何关系),其最主要的症状便是认知和记忆功能的衰退。有数据显示,中国患病人数超过1000万,平均每年有近30万的新发病例,而更多的老年人及其家人,则对程度不同的病患症状不在意或羞于面对,在寻常的生活时间里,患病老人的不堪境遇更是令人唏嘘。
今年9月,多家媒体联合发起“关注失智老人”新闻公益行动,并致力于为“老年痴呆症”正名。日前,卫生部亦对此作出积极回应,称“国内已有专业机构启动了申请更名工作”。
给一个学理名称想个通俗点的叫法,且让这个新名字里不再带有歧视的字眼,想来并不难,尤其是在近期舆论热议之后。不独“老年痴呆”,这些年的社会发展与文明演进,不少带有歧视性的称谓已逐渐被人们发觉并修改,那些以病患生理、心理缺陷博观众一笑的表演,开始被社会所警惕与拒绝。
其实,尤为要紧之处在于,更名或者正名的行为之后,社会公众如何从潜意识中剔除那些包裹于歧视性称谓之后的冷漠心理?改口容易,从内心出发的关爱与呵护则更重要,当然也更难一些。除了病患家人的“不抛弃,不放弃”,社区机构、专业公益组织对患病老人的贴近、周到帮扶亦是迫切。而后者,尤其需要逐步健全的社会机理,需要强大的民间社会作为后援。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都应当且能够得到暖暖的呵护,“社会建设”从口号到实践,其重要性在此不证自明。
进一步来看,整个社会对老年人群体的关注与照顾,是否亦应借此机会被更深入地讨论?“我的父亲母亲”,实为每一代人心中最脆弱的那缕情愫——— 难以割舍,却又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来为漠视解围。不管患病与否,暮年渐渐来临,家人与朋友的疏离乃至嫌弃,不独是“老年痴呆”群体才有的体验。老人的生活,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供应,同样应有精神宽慰,平等的交流,尊重的对待。
“给生命两头同等的关爱”,是需要认真去想的一句话,更是要必须用心去做的一件事。当日渐年迈的父亲母亲,开始在儿女为其购置的手机中保存、播放一曲名为《老来难》的古老唱段,一遍又一遍。请停下忙碌的脚步,那些穿透时空留存下来的唱词,很通俗且足以令人动容,只要用心就能听见:“老来难,老来难,劝人莫把老人嫌。当初只嫌别人老,如今轮到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