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明:爱国素养应是公民必修课

2012年10月17日07:15  环球时报

  刘海明

  现代社会,对公民个人素养的要求日益增加。目前,对个人心理素养、文化素养、知识素养的提升已成社会共识,但对爱国素养的认识不足,没有引起重视。一个公民,若是其爱国素养“营养不良”,在特定时期用任性方式表达他们的爱国情绪,由此造成的麻烦,往往超乎人们的意料。

  近日4名驻上海的日企日籍员工在上海一家餐厅遭到殴打的事情受到日媒关注。抛开事件本身,暴露出部分民众爱国素养方面存在某些欠缺。某类人以为自己打着“爱国”的旗号就可为所欲为。近段时间,因为我国与邻国的领土争端,民众表达爱国情绪的热情高涨本是好事,但对自家人和外国人用拳头发泄情绪,实与爱国无关。如此爱国逻辑,实乃民粹主义的翻版,值得警惕。

  “暴力式爱国”事件的发生,表明提升国人的爱国素养,在当下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素养,是长年累月修炼的结果,是个人良好习惯的总和。爱国素养是实现个人爱国目的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这个条件既包括个人对国家主权的自豪,对国家利益的捍卫决心,也包括遵守社会秩序,贡献社会。纪律和法律规定着一个国家的秩序。尊重他人的权益、爱护物品,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爱国不是情绪发泄,更不是威胁他人的人身安全。

  爱国素养也决定着爱国的质量。爱国质量体现在个体对国家利益的捍卫方式和程度上。爱国首先要了解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现代社会,社会分工愈发精细。爱国就是处处为社会着想,捍卫国家利益。爱国是一种善举,与野蛮不搭界。当前,提升民众的爱国素养,应成为公民的必修课。▲(作者是西南科技大学教授)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