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柏松:化解中日“政冷”,日本经济界有责

2012年10月30日07:16  环球时报

  金柏松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日关系曾出现过多次波折,但经贸关系基本能“波澜不惊”,尤其日本企业都以“政冷经热”而感庆幸。不过,此次日本挑起钓鱼岛争端,已经严重影响两国经贸关系。据日本政府消息人士24日透露,统计结果显示,在华日企在中国各地爆发的反日游行中遭受的损失“总额约为数十亿至一百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8亿元)”。分析人士则认为,“购岛”闹剧对中日贸易的影响,将在10月、11月份集中爆发。面对这些数据和分析,日本经济界的心理反应肯定比较强烈,但他们更有必要为化解可能的“政冷经冷”难题积极作为。

  日本经济界比日本任何人都清楚知道,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市场事关日本经济发展战略格局,日本不可能放弃中国市场,也不可能放弃“中国制造”。如果没有“中国因素提供新的动力支撑”,日本经济持续多年的潜在危机随时有可能爆发,而一旦爆发危机,日本的经济规模甚至会下降到与韩国持平。

  不过,由于日本国民和媒体对日本“政经交易”有很深的警惕性,为了“避嫌”,避免给企业经营带来麻烦,日本经济界不愿过多参与日本政治、外交,不太乐意就重视中国市场、维护中日关系稳定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结果导致日本经济界与政府没有展开足够交流,使日本政府、朝野政党对中国因素的战略重要性表现得无动于衷。

  同样,日本经济界也忽略了对媒体、日本国民甚至对日本右翼团体发挥影响力。日本不少企业这些年其实通过对华贸易和经济合作获益匪浅,但它们既很少对日本国民认真宣传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也没有广泛解释在“失落的十年”里自中国市场取得的巨大盈利,是国内员工“发工资”的重要来源,忽视日本一些媒体过度渲染“中国威胁”,让日本国民将理论上的所谓“威胁”视为现实生活。更加“粗心”的是,它们对主张中日友好的日本社会团体支持不够,却对日本右翼团体捐款甚多,使主张对华强硬势力越来越彰显,如今势力坐大,已广泛影响到日本政治、社会各层面。

  目前,钓鱼岛争端引发的中日经贸关系降温已经日益显露,沉迷于“政冷经热”长久不变的日本经济界也应有所醒悟,从民生角度助推中日关系走向缓和。据报道,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米仓弘昌日前就与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举行政策恳谈会,这是十分罕见的举动,显示出日本经济界已在为改善两国关系有所作为。

  在国际关系往来中,尤其大国之间的经贸关系与政治、安全关系存在结构一致性的规律,即各个领域全面发展。当下中日之间钓鱼岛争端,中国国民抵制日货的活动就是很好的案例,如果日本政府或是日本在野党派继续沿着现有道路走下去,不断挑起新的事端,中国消费者抵制日货在回归到理性与法制轨道上的同时,力度必然会更大,而中国政府也会采取更多措施应对日本发起的挑战。希望日本经济界人士不要再心存侥幸,应积极反省过去的不足,主动与日本各界交流、交换认识,从民生角度出发,为日本国民选择一条光明大道。▲(作者是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宁波官方研究决定坚决不上PX项目
  • 体育NBA新赛季揭幕-明视频播绿衫军VS热火
  • 娱乐大学生齐跳《江南style》致舞台坍塌(图)
  • 财经潘石屹曝王石天天给女友做红烧肉 专题
  • 科技专题:谷歌推Android 4.2及两款Nexus新品
  • 博客光绪被慈禧打落牙齿 金瓶梅美女小偷
  • 读书揭秘:与中国交战的21国军队的下场
  • 教育“迷失”的高学历农村硕士:想做主人
  • 育儿英国6岁女童成功帮母亲接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