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高考话题引发的争议,早先在制度的顶层设计层面各方就存在较大分歧,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曾表示各自的苦衷,但有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异地高考有利于实现广泛的公民受教育权,是今后制度革新的大方向;另外,我们也注意到,该制度的利益相关者,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其立场往往因户籍所在地的区别而大相径庭。江西籍女孩占海特因户籍问题而辍学,近来,她发起的异地高考“约辩”,引来不少争议甚至谩骂,直观地呈现了异地高考政策背后的利益纠葛。
争辩的内容和结果显而易见,意在“通过自己的实力和努力去战胜这个失败的教育体系”的占海特,力证自己的“新上海人”身份,并表示自己争取高考权利,追求教育平等的决心;与之相对,持有上海户籍的民众,则认为外来人口抢占了他们的资源,或以本地资源有限为理由,反对异地高考。双方火药味十足,充满地域歧视意味的“蝗虫”,被用在了没有上海户籍的占海特们身上。
如此正面的交锋在类似的政策分歧中极为鲜见。过去,一项政策的研讨执行过程,往往是政府主导,专业人士提供决策参考,即便有普通民众参与听证,其影响力也式微。民众的诉求乃至抗争显而易见,但他们的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往往通过媒体的笔端,以抽象民意的形式呈现,制度的书写过程难得见到普通人的踪影。整个过程,理念意味十足,政策制定者居高临下、从大局出发的姿态,削弱了民众参政议政的作用。“少年公民”占海特在异地高考话题的积极表态,从她与其父母上访,到给上海市领导写信,再到如今的公开约辩,迄今为止,虽然尚未看到其所作所为对政策造成的影响,但无疑呈现了异地高考政策带来的利益纠葛,同时也为普通民众带来了情感换位思考的机会。
正是从这些普通民众表态中,异地高考政策的利弊得以全面还原,户籍制度所带来的惯性思维,如此顽强地植根于那些既得利益者身上,充满人口流动而缺乏制度流动的当下中国社会,面对制度藩篱的人们则遭遇了诸多考验。并非要藉此批评上海户籍所有者的自私,也不是要为占海特们伸张正义,简单粗暴地强求一项政策。真正值得欣喜并备受鼓舞的在于,通过利益相关者的激辩,共识有望形成。有民众表态“上海没有外地人是不行的”,如此可见民众理性,而占海特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教育不是填平鸿沟而是扩大鸿沟,那就是不公平中的不公平”亦表明,构建共识的正是一个健康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准则。
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应该让原本需要享受教育权利的孩子走到前台去争取教育权利。对于个人的学业生涯而言,遭遇这样的坎坷无疑是不幸的,然而,我们也看到,一个15岁的孩子在此期间所表现出的政治觉悟,其所通晓的公民知识,亦让常人惊叹。她应成为每一个普通中国人学习的榜样,其所亟亟追寻的政治伦理,正是我们所翘首以盼的。我们期待公民走向前台,因为他们才是中国舞台的真正主角。
(原标题:[短评]期待在激辩中形成异地高考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