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日关系前景的种种不确定性因素面前,与其盲目乐观,给自己吃定心丸,不如听其言、观其行,多想困难,未雨绸缪。
本报特约评论员雍浩
日本第46届众议院选举正式结果17日早晨出炉,自民党大获全胜,在480个议席中夺得294个,加上盟党公明党的31席,自公联盟将在新一届众议院占据三分之二以上绝对多数席位。如无意外,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下周将出任新首相。
安倍重新上台,一些人可能会想起当年他在“后小泉时代”的“破冰之旅”,由此出现善意期待,希望中日关系再次迎来触底反弹的契机。但是,从安倍一贯的保守理念和言行看,对此实在不宜盲目乐观。
首先,安倍此次上台的历程今非昔比。2006年安倍出任首相时并未经选举考验,类似自民党内部“禅让”,而这次安倍通过突出鹰派色彩先后在自民党总裁选举和众议院选举中胜出,其“使命感”将愈发强烈。尤其在修改宪法、集体自卫权、国防军等安倍色彩浓重的主张方面,其铁杆支持者的期待也异常高涨。两相呼应,安倍必然想在突破战后秩序方面有所“作为”。
其次,从安倍下野期间的政治活动内容看,在涉及中日关系的敏感事项中,几乎都有他的身影和活动印迹,包括靖国神社、“慰安妇”、教科书等历史问题,包括钓鱼岛等领土主权争议问题。上次日本与邻国交恶集中于以参拜靖国神社为代表的历史问题,这次则涉及领土争端和国家主权问题,安倍执政期间,上述“火种”有任何一个燃起,都将对中日关系带来重大负面冲击。
其三,日本政治生态已有根本性变化。自民党内,代表稳健力量的福田康夫、加藤紘一等元老或退隐、或落选,大批新当选的议员中,保守色彩非常鲜明。党外,社民党、日本共产党等传统“护宪”势力在这次选后继续大幅退缩;而比自民党更激进的日本维新会以54个席位崛起为“第三极”,为与日本维新会争取保守阵营,自民党向中间路线修正的可能空间非常小。
其四,国际政治形势的急速变化,使得日本越来越向美国靠拢,日美同盟的军事性质也将益发突出。明年日美将修订日美安保指针,有可能更露骨地突出遏制中国的一面。
可以预见,安倍上台后,出于巩固政权和明年夏季的参议院选举需要,在中日关系上沿用过去的暧昧战术。在中日关系前景的种种不确定性因素面前,与其盲目乐观,给自己吃定心丸,不如听其言、观其行,多想困难,未雨绸缪。
相关报道见今天A21版
(原标题:中日关系触底反弹尚未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