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鹂:推销电话轰炸几时休

2013年01月07日07:43  人民网-人民日报

  开栏的话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经济现象,或令人费解,或让人纠结,或引人思考。本版从今天起,推出“微经济”栏目,观察小故事背后的经济现象,分享身边的有趣经验,希冀集纳大众智慧,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您好,您在××小区的房子有考虑出售或出租吗?”“您好,我是××投资公司……”

  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无休止的推销电话、促销短信……我们平静的生活正被一条个人信息收集、加工、倒卖的“产业链”吞噬着

  周末早上,睡梦之中,电话响起,想到“会不会是安排好的活动出了状况?”瞬间惊醒。“您好,我是房地产中介,您在××小区的房子考虑出售或出租吗?”我瞬间崩溃:“大哥,考虑出租那是半年前的事儿了,您别再打了。”

  周二下午,正和领导同事开会,电话响起,心想“母亲正在治病,会不会是医院”?于是走出了会议室。“您好,我是××投资公司,您的活期存款可以考虑购买我们的理财产品,年收益率是……”顿时气血郁结:“你怎么知道我有存款趴在活期账户?最近不想理财,不要再打了。”

  由于工作要和很多陌生人打交道,因此陌生号码我一般都会接听,然而打来的陌生电话多是中介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各种推销机构。此外,还有各种短信,“地铁旁精装两居出售……”“京南唯一森林温泉别墅……”而我只是一年前买房子的时候把电话留给了一家中介公司。

  我一开始只是默默地删掉短信,或者礼貌地说:“我不需要,请不要再打电话了。” 可是一次、两次、三次……N次,甚至是同一个人同一天骚扰三次,谁还能礼貌淡定?我曾想换个号码,可是同事、亲戚、朋友还要一一通知,想到这儿只好作罢。

  我的朋友、同事也多受其扰。人民网调查结果显示,90%的网友曾遭遇个人信息被泄露;有94%的网友认为,当前个人信息泄露问题非常严重。我们平静的生活正被一条个人信息收集、加工、倒卖的“产业链”吞噬着。

  在互联网全面渗透现实生活的今天,我不可能扔掉手机、拔掉网线过没有网络的日子,但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如何惩治个人信息倒卖的不法行为?希望有关部门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微评】

  @缘份的春天里:是的,现在最怕的就是填写个人资料。

  @陈博_Travis:今儿接了3个卖保险的,对我情况那叫一个门儿清啊。

  @风雨电雾影:有的考试官网有泄露报名信息。身边报了名的同学全收到过卖题的短信,而大家几乎没在其他地方泄露过要参加考试。

  @傅強是個好青年:我每天都会接到!理解他们,但需要治理!

  @陪威爷的可爱:安装手机屏蔽软件。

  @llxyzf:同一个内容的短信可以用不同的一长串号码发过来,前面的刚加入黑名单,又来个新的。

  @协和老万:凡这类来电,一律不搭理也不挂掉,让他每次都耗点儿话费。大家都这么做,积少成多,让他们付出代价!可否?

  @顾异的:如何杜绝中介骚扰?一接电话,他说他是哪家的,你说,哥们儿啊,我也是中介的,你哪个店的?哦,你是××店的,咱俩一个区的。不知道哪个家伙凑客源把我录里了。自己人。删了吧。就行了。

  @Park0ire:赶紧立法…从严处罚。

  @业余码字的:推销电话、促销短信背后是大量收集、倒卖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要保护个人信息,惩治上述不法行为,就不能放过任何一条犯罪线索。沿着推销电话、短信顺藤摸瓜,查处所有与收集、加工、倒卖个人信息的不法分子。违法成本提高了,才能真正减少推销电话和短信。

  @大童鞋时老师:电话推销本身并不违法,违法的是为牟利而泄露、倒卖我们个人信息的行为。我国应当加强立法,加强对侵害个人信息、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制裁力度。要注意规范那些有权收集个人信息的单位和机构的行为。

  ——以上留言均来自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了此文的人还看了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媒体称陈光诚涉及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
  • 体育卡西替补10人皇马4-3胜 梅西传射巴萨4-0
  • 娱乐苏醒因殴打情敌李炜被停止工作
  • 财经茅台个别经销商因降价被永久削三成配额
  • 科技谷歌悄然撤销警示中国网络审查标语
  • 博客倪萍:姥爷成了村里最可怕的人(图)
  • 读书揭秘:当年美军为何没有烧毁靖国神社
  • 教育美国老妈送iPhone约法18章:太悲催
  • 育儿一罐奶粉挖出18只勺子(图) 失独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