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雾霾过后治理应更有作为

2013年01月16日05:04  京华时报

  生活还将继续,我们头顶的这片天,是越来越湛蓝,还是越来越灰暗,取决于我们的选择和作为。

  持续一周多的雾霾正在散去。由于冷空气等因素的影响,雾霾天气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消退,各地的空气质量一步步由污染的谷底向上攀升。雾散云开之时,人们的反思并没有因此停止:雾霾过后,我们该怎么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昨天上午在出席会议时谈及空气污染治理问题,他指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是我们必须要有所作为。可以说,治理空气污染,既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攻坚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次雾霾天气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蔓延,具有范围广、时间长、强度大等特点。空前严重的雾霾天气,除了自然因素外,还有污染排放的长期累积效应。现在出现的这些情况,并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一些地方“先污染后治理”的代价,环境破坏欠下的新旧账,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后果,很大程度上都通过浓重的雾霾来了一次爆发和预警。沉疴已久,不能急于求治,关键是找准病根,用对药方。

  正如李克强副总理指出的,雾霾的出现,固然有自然因素的原因,也有生产方式粗放的因素,它再一次警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雾霾折射出发展转型的紧迫性,我们的生产、建设、消费都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落后的生产能力要坚决淘汰,而且必须淘汰,同时过度的消费方式要坚决摈弃。

  因此,净化空气不仅仅是一个环保课题,而是包括转方式、调结构等改革硬骨头在内的系统工程。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治理空气污染也应遵循这样的行动路线图。

  在这次应对雾霾天气的过程中,一方面是环保执法监管等方面工作力度加大,重污染情况下的应急方案不断出台;另一方面是信息公开力度增强,如实而及时地向公众公开了PM2.5等监测数据,提醒公众空气污染的危害,唤起全社会对污染治理的重视和行动,带来了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新觉醒。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使之成为制度创新、观念更新的重要推动力。

  我们头顶的这片天,是越来越湛蓝,还是越来越灰暗,取决于我们的选择和作为。只有全民参与,共同行动,形成治理空气污染的强大合力,我们才能告别雾霾等极端天气,一起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相关报道见今天A03-A06版

(原标题:雾霾过后治理应更有作为)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日称面对飞机“入侵”按国际准则应对
  • 体育澳网-吴迪大满贯首秀负 CBA-广东9连胜
  • 娱乐周星驰汤镇业任广东省政协委员
  • 财经茅台限价令触反垄断红线被发改委喝止
  • 科技后马云时代猜想:没有CEO?轮岗CEO?
  • 博客北大教授:无座与硬座同样票价不公平
  • 读书黑色内幕:国民党突袭钓鱼岛被谁阻拦
  • 教育家长吐槽培训班:攒不够几十万没好教育
  • 育儿3岁女童双肾患结石被疑奶粉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