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治雾霾别指望天天刮风 要敢牺牲发展速度

2013年01月19日12:33  人民网

  ●防治空气污染,不能只靠临时应急;改善空气质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得有敢啃“硬骨头”的勇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本周三,一股冷空气带来的偏北风,吹散笼罩我国中东部的雾霾,各个城市的空气质量逐渐好转起来。

  我们不能指望天天刮风,也不能责怪老天爷故意起雾刁难人。事实明摆着,造成这次空气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是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生产、市区扬尘的大量排放;直接原因是天气扩散条件极端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又加重了污染水平。该反思的是我们生产生活排放的污染太多了。

  “严重污染”之说,来自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官方公布的数据和空气质量指数触目惊心,却不再与公众切身感受“两张皮”。但是,这一标准规定的PM10、PM2.5等污染物的限值,目前仅能与发展中国家空气质量标准普遍采用的世卫组织第一阶段目标值接轨。换句话说,我们的新标准,仍比发达国家的标准宽松。

  就是用这一标准评价,我们也没有理由乐观。即便没有大雾,许多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时好时坏。刮一阵风,蓝天能多几天,一旦无风,灰霾马上卷土重来。平时的污染,只是没有这次严重而已。把PM2.5纳入评价体系后,全国80%城市的空气质量不达标。

  防治空气污染,不能只靠临时应急;改善空气质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得有敢啃“硬骨头”的勇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雾霾散了,治污的决心不能散。

  政府的决心不能散。《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治理思路和措施非常明确,关键要抓落实。实施区域联防联控、重大建设项目环评、对新建重污染行业以及燃煤工业锅炉实施最严格的排放标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机动车排放等等措施,需要地方决策者下决心、动真格,哪怕牺牲一点发展速度也在所不惜。

  污染排放大户的责任心不能散。城市空气污染,工业、交通、建筑三大行业是重点排放源。这次重污染天气期间,北京等城市采取一些应急措施,要求部分企业停止生产或调低生产能力,部分公车停驶,以减轻排放压力。应急之后,重点排放源的节能减排仍然不能放松,职能部门应当严格监管,排放大户应当自加压力,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全社会关注污染防治的目光不能散。重度和严重的污染好比沸水烫人,人们因受其害,容易形成共识,积极践行环保。轻度、中度的污染好比温水煮青蛙,人们感受不到切肤之痛,容易麻痹大意,丢掉应急之时的环保行为。每个人必须认识到:空气被污染,人人都是排放源;空气污染了,大家都是受害者;减排请从自己起,减排请从今日始。

(原标题:人民日报:雾霾散了 治污决心不能散)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独家:十六省市春运购票攻略汇集
  • 体育CBA-麦蒂15+17 青岛险胜北京获四连胜
  • 娱乐赵本山退出春晚不愿作品大改 仍感激央视
  • 财经去年GDP增速降至7.8% 创13年新低
  • 科技工信部叫停国内浏览器抢票插件
  • 博客成思危:估计2013年将有8%左右的增长
  • 读书珍藏私房照:毛新宇成长三步曲(图)
  • 教育孩子从小学到高中12年各类考试逾千场
  • 育儿北京去年新生儿22万预计幼升小很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