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辉:警惕舌尖上的历史周期律

2013年01月25日08:05  北京晨报

  要跨越这个历史周期律,除完善制度外,还应见微知著、怛怛惕惕,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对舌尖上的腐败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据中国农业大学提供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2007年至2008年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舌尖上的腐败”已成众矢之的。(据中央电视台报道)

  对于舌尖上的腐败,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毛泽东说过“大吃大喝伤天害理”;邓小平也曾说“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江泽民批评“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就是大吃大喝,挥霍浪费”。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严禁公款大吃大喝。2003年,中纪委、监察部下发《关于坚决刹住用公款大吃大喝歪风的紧急通知》,以及胡锦涛、温家宝的重要批示。

  警惕舌尖上的腐败,这是对既往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从历史上看,一个王朝兴起时,尚能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很快就出现了舌尖上的腐败,并由此延伸,发展为全面腐败,从而落入《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提出的悖论中:越发展反而越危险,早松动反而早灭亡。随着大崩溃的到来,文明被统统砸烂,而每次重建又为新的腐败预留下空间,历史走进死循环。

  古代一轮轮的权力替代中,始终未能清除腐败的基因,每次整合,都隐含着下一次的分裂,每次兴起,都预约了下一场民族灾难。因为,前贤们缺乏智慧与勇气,始终无法将权力放进制度的笼中,而舌尖上的腐败之所以威力无穷,因为它是弥漫性的,不仅腐蚀权力,而且腐蚀整个社会。当大崩溃到来时,虽有仁人志士,却无法挽回局面,正如孟子所说“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真走到全面腐败的地步,个体努力已是杯水车薪。

  要跨越这个历史周期律,除完善制度外,还应见微知著、怛怛惕惕,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对舌尖上的腐败始终保持高度警惕。随着生产力提升,大吃大喝对物质生产的消耗也许有限,但它对人们信心、尊重的伤害特别深远。以史为鉴,以历史周期律自警,面对舌尖上的腐败,我们应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

  本报评论员 蔡辉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朝鲜宣布正计划进行第三次核试验
  • 体育澳网-李娜横扫莎娃 第3次进大满贯决赛
  • 娱乐于是之清晨告别 人艺演员鞠躬哀悼(图)
  • 财经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进会签阶段 或3月出台
  • 科技谷歌CEO佩奇暗示X Phone手机确实存在
  • 博客李银河: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信任危机?
  • 读书天国往事:三千女兵成洪秀全最后屏障
  • 教育中国留学生哪些问题最让老外看不惯
  • 育儿双独夫妻因春节回谁家起争执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