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勋
神木“房姐”至少有四个户口,郑州“房妹”一家四口有八个户口,山西运城纪委一女干部被曝有两个户口……近期发生的这些热点事件,都与“多房多户口”有关。这让以严著称的中国户籍管理制度,顿时显得漏洞百出。
有人调侃,“中国到底有多少人,本来知道有13亿,现在我不确定了。”有人愤怒,“最严的户籍制度是不是只针对无权无钱的‘老实人’的?”众所周知,每个人只有一个身份证号码,户籍变动迁移要提供各种证明,先注销旧的,才能办理新的。很多人一套手续办下来,腿都跑细了,更不要说重金难买的北京户口。但对“房字辈”的牛人来说,这些似乎都不是问题。动辄好几个户口,而且有“110”打头的北京土著户口,令人叹为观止。如果一项制度,只对守法的人管用,却对别有用心者不设防,显然有违公平正义。
户籍从本质上是一种登记制度和管理手段。国外很多地方没有户籍制度,只有身份信息登记,且身份与个人纳税、社保、信用等信息挂钩。身份信息的唯一性,是为了便于管理和服务。从这一点上看,我国现行户籍管理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户籍信息已经实现了全国联网,为什么这些假户口没有被及时识别发现?办了户口就可以用来隐匿财产和享受便利,却没有被要求按户口纳税和承担义务,说明这样的管理还很粗疏和落后。
“房氏家族”成员们为何青睐多个户口?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便于转移和隐匿财产,逃避打击和监督;二是为了享受户籍所在地的特殊福利和待遇,比如子女教育、购房、就医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户口之所以值钱,“多户口”人士一般都在京沪有一个户口,还是因为这些地方户口附带的福利和便利太多。
公众质疑,严格的户籍管理,难道更多变成了为人口流动和自由迁徙设限?而特权却能轻松打破这种限制,肆意寻租牟利。这正是户籍制度长期饱受诟病、必须改革的原因。为了防止户籍变成牟利工具和腐败的“掩护”,就要让户籍回归其本来面目,变成一种登记和管理手段。
不久前,公安部长郭声琨提出,要抓住群众怨气最大、受害最深、关注度最高的突出问题,结合公安机关担负的户籍登记管理职能,同有关部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这让人看到某种破冰的希望。而公安机关担负的职能,既包括从严把关,防止内鬼帮忙办假户口,也包括协同其他有关部门,逐步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各种利益和限制。
(作者为海外网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