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龙:预算报告中的“三增一少”

2013年03月07日15:57  燕赵都市报

  3月5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指出,2013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如果把一个国家比喻成一辆行驶中的汽车,那方针政策是方向盘,而财政预算就是变速箱,管的正是动力如何分配。尽管预算报告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每年两会上的这份报告却又难以接近。因为,这份几十页的报告中有多达数百个专业财政术语,甚至连两会代表都抱怨“看不懂”。

  发布预算报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对财政的有效监督。但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精细的今天,财政预算也变得越发复杂。让大多只具备基础数学知识的公众,都能看懂一个国家的“账本”,好像也并不现实。很多国家,一般公众也无心去关注预算的细节问题,而是让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替他们去审查。

  但对自身境遇和社会问题越来越关心的中国公众而言,“看得懂一切”,似乎已经成为生存哲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为此,我也仔细研读一番这份报告,发现今年的财政预算报告确实有着很多新意和亮点,大概总结一下,觉得有这么个“三增一少”。

  首先是增加一项社保基金预算。把社保基金增入预算,可以让公众对社保的家底有个更清晰地认识,加强对社保资金管理的监督。预算显示,2013年当年社保基金收支结余数与2012年相比减少了近1000亿元。虽然从表面上看仍然收大于支,但联想到中国老龄化时代的临近,这一变化值得观照。

  其次是民生开支增加了。报告显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1994亿元,占GDP的比例首次达到了4%;医疗卫生支出为2602.53亿元,增长27.1%。随着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增加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而这些都在预算中有所体现,说明政府正和公众实现着良性的互动。

  第三是财政赤字增加。预算报告显示,2013年的财政赤字体量持续扩大。回顾过去的五年,从2008年年底开始,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赤字率逼近3%。到了2012年,下降到1.5%左右。2013年,全国财政收支差额12000亿元,赤字率为2%左右。2%的赤字率总体上是安全的,但也不可忽视对物价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分量”这么重的预算报告,“体量”却在变轻——— 据统计,相比2012年的35页,今年预算报告减到26页,字数也从1.8万减到1.4万,而报告附表附图则比去年增加了11张。今年的报告明显可以看出文字更加简练,也更注重简单清晰地表达。主动拉近同监督者和公众的距离,是自信和坦诚的表现,这一点很值得肯定。

  预算报告并非人人可以看懂,但其中透露出的指向性信息却十分明确。我们也期待,随着改革的推进,未来的预算报告将更加全面,透明度也不断提升,而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也必将逐步得到解决。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