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谁来回应“钟南山之问”

2013年03月08日08:01  晶报

  对于“钟南山之问”,是时候作出严肃的回应了。这种回应不能是不痛不痒地表个态、说几句漂亮话,也不能是大倒苦水、推卸责任、顾左右而言他。怎么改变目前的状况,要有具体的目标、方案和措施出台,更要从现在起见行动

  “如果在吃饭喝水呼吸都成问题的情况下,GDP世界第一又有何意义?”近日,77岁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抛出了这一沉重的问题。

  近段时间以来,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国人前所未有的关注。有人说这是公民环保意识在提升,但更具说服力的理由,恐怕是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已逼近人们所能承受的极限。从雾霾到地下水污染,从海洋污染到土壤污染,公民基本的生存权和健康权遭受严重威胁,已到了不得不严阵以待的地步。

  前不久,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地区遭遇严重雾霾天气,在全国“两会”召开的前一天,雾霾再次笼罩京城。而据最新的气象预报,8级“沙尘暴”将于本周六入侵北京,届时空气质量可能会更糟糕。在公众眼中,首都北京的环境状况如同一个隐喻,雾霾紧锁京城的可怕图景,成为人们反思生存环境的现实依据。

  诸如雾霾等环境问题,不是说以前没有,但凡事都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眼下各种环境问题集中爆发,可视作质变的临界点已现。甚至于,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各种民生问题,也都同糟糕的环境紧密相联。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当空气、水源、土壤等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遭受污染,附着在这些生存要素之上的农作物、动物等等,都无法免受侵害。在此前曝光的一些乳品质量安全事件中,即发现有奶牛饲料出现质量问题,而饲料质量又同土壤、水质等等紧密相联。

  按照钟南山院士提供的数据,欧洲在对1.5万名心脏病人长期观察中,发现每立方米空气增加灰霾10微克,病毒就增加20%;在对300万名新生儿母亲的调查中,发现如果呼吸的空气每立方米增加10微克灰霾,所生低体重的新生儿将增加10%;美国26年对18万人的观察中,发现每立方米增加10个PM2.5,肺癌患病率就增加15%—27%,而日本和丹麦也有同样的数据。假如被相关部门称作“国家机密”的土壤、水质等污染信息全部公开,推导出的结论恐怕更为惊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钟南山院士提出“如果在吃饭喝水呼吸都成问题的情况下,GDP世界第一又有何意义?” 的诘问,便不显得突兀,甚至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这些年来,厦门、什邡、启东、镇海等地发生了一些群体性事件,均同当地居民反对政府上马危及环境的项目有关。这样的现实,将环保同政府逐利之间的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些地方政府高举“GDP第一”的大旗,将环境视作可随时牺牲的选项,使得情况不断恶化。而另一个黑色现实是,担负环保重任的是政府,但眼下一些地方政府不仅不作为,甚至站在了民间环保行动的对立面。

  现在我们有必要将保护环境上升至维护公民生存权和健康权的高度,不能总指望一阵风就可以将雾霾带走,也不能不管不顾地将环境灾难留给他人和后世。对于“钟南山之问”,是时候作出严肃的回应了。这种回应不能是不痛不痒地表个态、说几句漂亮话,也不能是大倒苦水、推卸责任、顾左右而言他,怎么改变目前的状况,要有具体的目标、方案和措施出台,更要从现在起就让公众见到行动,比如提升油品质量、限制公车、关停污染企业等等。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