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社评
本报评论员李星文
“铁路在新的体制下运营,票价与市场对接是应该的,但也必须充分考虑公益性,否则就可能失去改革的本来意义。”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日前通过,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昨天再次表态,交通运输部将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而对于外界最关心的火车票价格变化问题,杨传堂则表示,票价仍由发改委和有关方面共同研究制定。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邮政的票价都有一定公益性,政府会管。
在新的机构改革方案中,原铁道部的行政职能并入交通运输部,而企业职能则划转到新组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公众一方面为大交通部的形成而欣慰,同时也担心铁路总公司成立后火车票价会上涨。根据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原铁道部的2.6万亿元负债将划入铁路总公司。面对如此巨额债务,虽然国家财政及相关金融机构都会做出相应安排,但公众仍然会本能地担心企业化运营的中铁总公司会以提高票价的方式增加经营收益,缓解债务压力。
铁路总公司的一些说法也令公众疑虑难消。公司法定代表人盛光祖在央广新闻中说,“市场化的票价应该是和市场对接,铁路的平均票价是偏低的”;原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也说,“未来的价格可能会在国家的调控下有涨有跌”。既然“平均票价偏低”,也就为调整价格埋下了伏笔。而票价“有涨有跌”并不意味着涨价部分和降价部分互相抵消,如果涨得多,跌得少,那么整体票价仍然是上涨的。甚至如果是需求不足的高端车厢票价下调,而紧俏的普通车厢票价上调,结果可能是高端人群受益,普通旅客负担加重。
无论是从铁路总公司的资产负债状况,还是从相关负责人语焉不详的表述看,都不能责怪公众对“火车票价上涨”的预期是过于敏感。事实上,铁道部的巨额债务一方面是高铁大干快上、超常规发展的欠账,同时也与铁道部政企不分带来的管理粗疏、效率低下,及高官贪腐、铺张浪费、中饱私囊密切相关。如果通过涨价的方式来填充这样的大窟窿,公众肯定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也有失公平。另一方面,正如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所说,铁路运输有一定的公益性,票价要由发改委和有关方面共同制定。票价牵涉亿万人切身利益,政府部门在研究、确定票价时,必须充分考虑民众的心理和经济承受力。
首先,火车是中低收入者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必须为之保有足够的经济实惠的普通车次。这些年,高铁和动车大发展,原有的直快和普快列车的数量大为减少。提高速度和舒适性当然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也有一部分旅客首先考虑的是价格低廉,哪怕为此牺牲一些时间和舒适感。因而,铁路总公司向旅客提供的应该是多层次的服务,有高档快速列车,也有低价位普通列车。如果以“跟市场接轨”为名,将普通列车的票价也提高,或者干脆取消普通列车,那就违背了铁路的公益属性。
其次,即使实现了公司化运营,但鉴于铁路系统的自然垄断属性,及中铁总公司仍然保留的行政垄断特征,各级列车的票价调整,仍然应该遵从垄断行业价格调整的合理程序,在有关部门的主持下召开价格听证会,由政府、企业和乘客代表共同讨论、确定定价,并接受媒体监督。
铁路在新的体制下运营,票价与市场对接是应该的,但也必须充分考虑公益性,否则就可能失去改革的本来意义。
(原标题:火车票定价必须充分考虑公益性)